“游子行行歸計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游子行行歸計晚”全詩
息影有時悲惡木,回車無暇避朝歌。
風號萬響天衢籟,山矗千頭佛國螺。
游子行行歸計晚,庾心一寸奈愁何。
分類:
作者簡介(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學家。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后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天圣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謚景文,與兄宋庠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詞語言工麗,因《玉樓春》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
《祗役鄰郡道中曉發》宋祁 翻譯、賞析和詩意
《祗役鄰郡道中曉發》是宋代詩人宋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故園回眼隔云羅,
野馬征塵拂袂過。
息影有時悲惡木,
回車無暇避朝歌。
風號萬響天衢籟,
山矗千頭佛國螺。
游子行行歸計晚,
庾心一寸奈愁何。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離鄉背井的游子在清晨出發的情景。詩人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內心感受,表達了游子對故園的思念和對離別的痛苦之情。
賞析:
詩的開頭兩句“故園回眼隔云羅,野馬征塵拂袂過”描繪了游子離開故園的情景。故園在遠方,游子回望時只能看到云霧彌漫的景象,而野馬奔馳的塵土拂過游子的衣袖,形象地表達了游子離鄉的艱辛和離別的無奈。
接下來的兩句“息影有時悲惡木,回車無暇避朝歌”描繪了游子在路途中的心情。游子在行進的過程中,偶爾停下來休息,看到一棵凄涼的樹木,感嘆自己的悲傷和困苦。而回程的車馬無法避開朝廷的歌聲,游子無法停留,不得不繼續前行,表達了游子對家鄉的思念和對離別的無奈。
最后兩句“風號萬響天衢籟,山矗千頭佛國螺。游子行行歸計晚,庾心一寸奈愁何”描繪了游子行進的環境和內心的痛苦。風聲在天街上呼嘯,如同萬千樂器奏響的聲音,山峰高聳如佛國的螺角。游子行進的時間已經很晚,但他的心情仍然憂愁,無法擺脫離別的痛苦。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游子的內心感受,表達了離鄉背井的游子對故園的思念和對離別的痛苦之情,展現了宋代詩人宋祁細膩的情感表達能力。
“游子行行歸計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ī yì lín jùn dào zhōng xiǎo fā
祗役鄰郡道中曉發
gù yuán huí yǎn gé yún luó, yě mǎ zhēng chén fú mèi guò.
故園回眼隔云羅,野馬征塵拂袂過。
xī yǐng yǒu shí bēi è mù, huí chē wú xiá bì zhāo gē.
息影有時悲惡木,回車無暇避朝歌。
fēng hào wàn xiǎng tiān qú lài, shān chù qiān tóu fó guó luó.
風號萬響天衢籟,山矗千頭佛國螺。
yóu zǐ xíng xíng guī jì wǎn, yǔ xīn yī cùn nài chóu hé.
游子行行歸計晚,庾心一寸奈愁何。
“游子行行歸計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