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睡亦復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客睡亦復安”全詩
弭強力汲汲,涉廣心漫漫。
白露下百草,心知歲將闌。
彼微者啼鴃,職使仇蕙蘭。
吾非蒿目人,初不與世患。
淫雨作橫流,執蠡挹之干。
我師青牛書,不爭忌處先。
既自守吾寶,在辱亦何嘆。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感遇二十五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遇二十五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天的房間里,燈火靜靜地燃燒,客人安然入眠。我努力地消除內心的困擾,思緒卻漫無邊際。白露灑在百草之上,我心知歲月即將結束。那只微小的啼鳥,卻是仇蕙蘭的使者。我并非目光短淺之人,初時并未與世間的煩惱為伍。暴雨如淫婦般傾瀉而下,我用蠡器舀取其中的水。我師傅寫下了《青牛書》,不爭先于忌諱之處。既然已經守住了我的寶物,即使受辱也無需嘆息。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秋天的夜晚,靜靜地思考人生的感悟。詩中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生命的短暫。作者通過自省和對自然的觀察,表達了對世俗紛擾的超脫和對內心寶物的珍視。詩中的蠡器象征著作者對世俗的抽離和對真理的追求,而《青牛書》則代表了作者對智慧和學問的追求。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內心寶物的珍視,展現了宋代文人的超脫情懷和對自然的敏感觸覺。
“客睡亦復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yù èr shí wǔ shǒu
感遇二十五首
qiū fáng dēng huǒ jìng, kè shuì yì fù ān.
秋房燈火靜,客睡亦復安。
mǐ qiáng lì jí jí, shè guǎng xīn màn màn.
弭強力汲汲,涉廣心漫漫。
bái lù xià bǎi cǎo, xīn zhī suì jiāng lán.
白露下百草,心知歲將闌。
bǐ wēi zhě tí jué, zhí shǐ chóu huì lán.
彼微者啼鴃,職使仇蕙蘭。
wú fēi hāo mù rén, chū bù yǔ shì huàn.
吾非蒿目人,初不與世患。
yín yǔ zuò héng liú, zhí lí yì zhī gàn.
淫雨作橫流,執蠡挹之干。
wǒ shī qīng niú shū, bù zhēng jì chù xiān.
我師青牛書,不爭忌處先。
jì zì shǒu wú bǎo, zài rǔ yì hé tàn.
既自守吾寶,在辱亦何嘆。
“客睡亦復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