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取涼州屬漢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收取涼州屬漢家”全詩
漢家處處格斗死,一朝盡沒隴西地。
驅我邊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去年中國養子孫,今著氈裘學胡語。
誰能更使李輕車,收取涼州屬漢家。
作者簡介(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橫吹曲辭·隴頭(一曰隴頭水)》張籍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橫吹曲辭·隴頭(一曰隴頭水)》
隴山已經斷裂,人無法過往,
胡人騎著馬在夜晚入侵涼州城。
漢族人家到處有戰斗犧牲,
一夜之間,隴西地變成了廢墟。
我被驅逐,胡人控制這邊疆,
放養著牛羊,他們吃著稻子和粟。
去年還是中國的子孫養育地,
如今卻穿著氈裘學起了胡族的語言。
誰能讓李白的輕車返回,
收復涼州,歸屬于漢家。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唐朝時期涼州地區被胡人侵占的景象。隴山斷裂,無法通行。胡騎夜襲涼州城,漢族人家遭受種種磨難。主人公被驅逐離故土,胡人控制著這片土地,放養牛羊,吃中國的糧食。詩人表達了對自己家園被侵占的痛心和對漢族文化的堅守之情。最后,詩人呼喚李輕車能夠收復涼州,使其回歸漢家。
賞析:
該詩展現了張籍對邊疆失地的憤怒和對文化沖擊的思考。描述涼州被胡人控制的景象,通過對比漢族和胡族的生活方式和語言差異,凸顯了自己作為漢族人的身份和文化歸屬感。最后呼喊李白,是對當時唐朝軍事英雄的期待和憧憬,希望能夠通過李白的力量收復失地。整首詞文情并茂,聲情并質,表達了詩人對家園和文化的熱愛與失望,同時也傳遞了一種對抗侵略、重振漢族文化的呼喚和期望。
“收取涼州屬漢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ng chuī qǔ cí lǒng tóu yī yuē lǒng tóu shuǐ
橫吹曲辭·隴頭(一曰隴頭水)
lǒng tóu yǐ duàn rén bù xíng, hú qí yè rù liáng zhōu chéng.
隴頭已斷人不行,胡騎夜入涼州城。
hàn jiā chǔ chù gé dòu sǐ,
漢家處處格斗死,
yī zhāo jǐn méi lǒng xī dì.
一朝盡沒隴西地。
qū wǒ biān rén hú zhōng qù, sàn fàng niú yáng shí hé shǔ.
驅我邊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qù nián zhōng guó yǎng zǐ sūn, jīn zhe zhān qiú xué hú yǔ.
去年中國養子孫,今著氈裘學胡語。
shuí néng gèng shǐ lǐ qīng chē,
誰能更使李輕車,
shōu qǔ liáng zhōu shǔ hàn jiā.
收取涼州屬漢家。
“收取涼州屬漢家”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