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未盡終不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林未盡終不憂”全詩
負薪入市得百錢,歸守妻兒烹斗粟。
山林未盡終不憂,衣食自足他無欲。
人生誰使愛功名,萬慮千思撓心腹。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感春三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春三首》
山民為生最易足,
一身生計資山木。
負薪入市得百錢,
歸守妻兒烹斗粟。
山林未盡終不憂,
衣食自足他無欲。
人生誰使愛功名,
萬慮千思撓心腹。
中文譯文:
山中的人民以山木為生,最容易滿足。
他們靠著背負柴薪進城賣,得到一百錢,
回家守護妻兒,煮著一斗粟米。
山林的資源未盡,他們終不會憂慮,
他們的衣食自給自足,沒有多余的欲望。
人生中,是誰讓我們追求功名利祿,
千萬憂慮和思慮擾亂了我們的內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山民的生活狀態和他們對生活的態度。山民以山木為生,簡單樸實,滿足于基本的生計。他們背負柴薪進城賣,得到一些錢財,然后回家守護家庭,過著簡單的生活。他們不為功名利祿所動,對于山林的資源也不會感到憂慮,因為他們能夠自給自足,滿足基本的衣食需求。詩人通過對比山民的生活和追求功名利祿的人們,表達了對于功名利祿的批判和對于簡樸生活的贊美。詩中的"萬慮千思撓心腹"一句,表達了追求功名利祿所帶來的煩惱和困擾。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山民生活態度的贊賞和對功名利祿追求的反思。
“山林未盡終不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chūn sān shǒu
感春三首
shān mín wéi shēng zuì yì zú, yī shēn shēng jì zī shān mù.
山民為生最易足,一身生計資山木。
fù xīn rù shì dé bǎi qián, guī shǒu qī ér pēng dòu sù.
負薪入市得百錢,歸守妻兒烹斗粟。
shān lín wèi jǐn zhōng bù yōu, yī shí zì zú tā wú yù.
山林未盡終不憂,衣食自足他無欲。
rén shēng shuí shǐ ài gōng míng, wàn lǜ qiān sī náo xīn fù.
人生誰使愛功名,萬慮千思撓心腹。
“山林未盡終不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