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晴明苦難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春晴明苦難得”全詩
萬紅辭林卷風去,坐見錦繡蒙蒼苔。
南山朝云鳩逐婦,日暮微雨蕭蕭來。
一春晴明苦難得,掩蔽風日知誰哉。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感春三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春三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曾經東行時,花兒剛開始開放,
我自東歸時,花兒已經凋謝一半。
萬千紅花告別林間,隨風飄散而去,
坐在那里,看到錦繡的景色被蒼苔所覆蓋。
南山上的朝云像鴿子一樣追逐著婦人,
日暮時微雨蕭蕭而來。
一個春天的晴朗明媚是多么難得,
風和陽光被遮蔽,我不知道是誰的功勞。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感慨和思考。詩中通過描繪東行和東歸的過程,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事物的變化。花開花謝的景象象征著生命的起伏和無常。詩人觀察到紅花離開林間,景色被蒼苔所覆蓋,暗示著美好的事物會逝去,時間會帶來變遷。詩中還描繪了南山上的朝云和微雨,展現了自然界的變幻和多樣性。最后,詩人感嘆春天的晴朗明媚是多么難得,暗示著美好的時光往往是短暫的,我們應該珍惜和享受。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變化和人生的感慨。通過對花開花謝、紅花離去、景色被蒼苔覆蓋等景象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事物變遷的思考。詩中的南山朝云和微雨,給人以自然界的變幻和多樣性的感覺。最后,詩人對春天的珍貴和短暫性的思考,引發了人們對生命和時光的思考。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一春晴明苦難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chūn sān shǒu
感春三首
wǒ xī dōng xíng huā shǐ kāi, wǒ zì dōng guī huā bàn cuī.
我昔東行花始開,我自東歸花半摧。
wàn hóng cí lín juǎn fēng qù, zuò jiàn jǐn xiù méng cāng tái.
萬紅辭林卷風去,坐見錦繡蒙蒼苔。
nán shān zhāo yún jiū zhú fù, rì mù wēi yǔ xiāo xiāo lái.
南山朝云鳩逐婦,日暮微雨蕭蕭來。
yī chūn qíng míng kǔ nàn dé, yǎn bì fēng rì zhī shuí zāi.
一春晴明苦難得,掩蔽風日知誰哉。
“一春晴明苦難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