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催芳草上空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雨催芳草上空墻”全詩
風擲落花填小塹,雨催芳草上空墻。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偶成二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偶成二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乍晴幽步踏斜陽,
初時陽光透過云層,我在幽靜的地方漫步。
The first rays of sunshine break through the clouds, as I take a leisurely stroll in a tranquil place.
殘潦青苔曲徑荒。
小路彎曲,青苔殘破,荒蕪凋零。
The winding path is overgrown with moss, and it appears desolate and abandoned.
風擲落花填小塹,
微風吹散了落花,填滿了小溝。
The wind scatters the fallen petals, filling the small ditches.
雨催芳草上空墻。
雨水催促著芳草生長,攀爬到了空墻上。
The rain encourages the growth of fragrant grass, climbing up the empty walls.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幽靜而荒涼的景象。詩人在晴朗的天空下漫步,發現了一條彎曲的小徑,上面長滿了青苔,顯得荒蕪凋零。微風吹散了落花,填滿了小溝。雨水催促著芳草生長,攀爬到了空墻上。通過這些景物的描繪,詩人表達了歲月流轉、自然變化和生命的脆弱與堅韌。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一幅荒涼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化。詩人運用了自然景物的變化來反映人生的起伏和變遷,以及時間的流逝。青苔殘破的小徑、風吹散的落花、雨催生的芳草,都象征著歲月的痕跡和生命的脆弱。然而,盡管環境荒涼,但芳草仍然頑強地生長,攀爬到了空墻上,展現了生命的堅韌和希望的力量。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對生命的思考和對自然的感悟,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雨催芳草上空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ǒu chéng èr shǒu
偶成二首
zhà qíng yōu bù tà xié yáng, cán lǎo qīng tái qū jìng huāng.
乍晴幽步踏斜陽,殘潦青苔曲徑荒。
fēng zhì luò huā tián xiǎo qiàn, yǔ cuī fāng cǎo shàng kōng qiáng.
風擲落花填小塹,雨催芳草上空墻。
“雨催芳草上空墻”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