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遷橘為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地遷橘為枳”全詩
繁華一朝去,默默慚杞梓。
時徂鷹化鳩,地遷橘為枳。
獨有羨門生,后天猶不死。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春日雜興四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日雜興四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桃李用事辰,鮮明奪云綺。
桃花和李花在春天開放,它們的美麗奪走了云彩和錦繡的顏色。
繁華一朝去,默默慚杞梓。
繁華的景象只存在一時,默默地讓杞樹和梓樹感到慚愧。
時徂鷹化鳩,地遷橘為枳。
時光流逝,鷹變成了鳩,地方變遷,橘子變成了枳子。
獨有羨門生,后天猶不死。
只有那些受人羨慕的門生才能在后天不死去。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事物的變遷。桃李花的美麗奪走了云彩和錦繡的顏色,暗示著春天的繁華景象只是短暫的,一朝即逝。而杞樹和梓樹默默地感到慚愧,暗示著它們在繁華中黯然失色。詩中還通過鷹變成鳩、橘子變成枳子的描寫,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地方的變遷。最后,詩人提到只有那些受人羨慕的門生才能在后天不死去,暗示著人們對于名聲和成就的追求。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和時間的流逝,通過對事物的變遷和人生的思考,表達了對于繁華的感慨和對于名利的思考。整體上,這首詩詞給人以深思和哲理的啟示。
“地遷橘為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rì zá xìng sì shǒu
春日雜興四首
táo lǐ yòng shì chén, xiān míng duó yún qǐ.
桃李用事辰,鮮明奪云綺。
fán huá yī zhāo qù, mò mò cán qǐ zǐ.
繁華一朝去,默默慚杞梓。
shí cú yīng huà jiū, dì qiān jú wèi zhǐ.
時徂鷹化鳩,地遷橘為枳。
dú yǒu xiàn mén shēng, hòu tiān yóu bù sǐ.
獨有羨門生,后天猶不死。
“地遷橘為枳”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