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知穮蔉有豐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須知穮蔉有豐年”全詩
寸心若變有如日,萬事不憂終在天。
莫為饑寒棄南畝,須知穮蔉有豐年。
桃符侲子喧閭巷,又向江城十歲捐。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十二月十七日移病家居成五長句》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二月十七日移病家居成五長句》是宋代張耒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去塵懷痛洗煎,
虛舟不系任回沿。
寸心若變有如日,
萬事不憂終在天。
莫為饑寒棄南畝,
須知穮蔉有豐年。
桃符侲子喧閭巷,
又向江城十歲捐。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十二月十七日搬遷到家中療養時的心情和思考。作者感嘆自己年老后的心情痛苦,希望能夠洗去塵埃般的憂愁。他認為自己的生活就像一艘虛舟,沒有系泊的方向,任由河流自由地回旋。然而,作者也提到,就像太陽一樣,他的內心始終保持著不變的溫暖。他相信無論發生什么事情,最終都會在天意中得到解決。
作者還勸告人們不要因為饑寒而放棄自己的土地,因為他相信未來會有豐收的年景。最后,他提到了桃符侲子,這是一個在江城捐獻十年的人,意味著他愿意為了公益事業而奉獻自己。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思考和對未來的希望。作者通過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將自己的心情和觀念傳達給讀者。他通過描述自己的痛苦和憂愁,表達了對年老時心靈的痛苦感受。然而,他也表達了對內心溫暖和對未來的樂觀態度。
作者的勸告和提醒也給人以啟示,他鼓勵人們堅持自己的事業,不要因為困難而放棄。他相信努力和耐心會帶來豐收和成功。最后,他提到了桃符侲子,這個人物象征著為了公益事業而奉獻自己的精神,給人以正能量和激勵。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思考和對未來的希望,同時也給人以啟示和激勵。
“須知穮蔉有豐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èr yuè shí qī rì yí bìng jiā jū chéng wǔ cháng jù
十二月十七日移病家居成五長句
lǎo qù chén huái tòng xǐ jiān, xū zhōu bù xì rèn huí yán.
老去塵懷痛洗煎,虛舟不系任回沿。
cùn xīn ruò biàn yǒu rú rì, wàn shì bù yōu zhōng zài tiān.
寸心若變有如日,萬事不憂終在天。
mò wèi jī hán qì nán mǔ, xū zhī biāo gǔn yǒu fēng nián.
莫為饑寒棄南畝,須知穮蔉有豐年。
táo fú zhèn zi xuān lǘ xiàng, yòu xiàng jiāng chéng shí suì juān.
桃符侲子喧閭巷,又向江城十歲捐。
“須知穮蔉有豐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