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陂牧牛芳草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遠陂牧牛芳草綠”全詩
遠陂牧牛芳草綠,兒怒掉鞭牛不觸。
澗邊古柳南風清,麥深蔽日野田平。
烏犍礪角逐春行,老牸臥噍饑不鳴。
犢兒跳梁沒草去,隔林應母時一聲。
老翁念兒自攜餉,出門先上岡頭望。
日斜風雨濕蓑衣,拍手唱歌尋伴歸。
遠村放牧風日薄,近村牧牛泥水惡。
珠璣燕趙兒不知,兒生但知牛背樂。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牧牛兒》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牧牛兒》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牧牛兒的生活場景,展現了田園牧歌的美好景象。
詩中描述了牧牛兒在遠離村莊的陂塘地區放牧牛群的情景。牧牛兒帶著牛群在青翠的草地上放牧,牛群吃著綠草,牧牛兒手持鞭子,但他并不需要用鞭子驅趕牛群,因為牛群聽從他的指揮,不會觸犯他的怒火。
詩中還描繪了澗邊有古老的柳樹,南風吹過時清爽宜人。田野里的麥子長得茂密,遮蔽了太陽,野田平坦廣闊。烏犍礪(一種牛的品種)在春天里爭斗嬉戲,而老牛則躺在一旁,饑餓而不發出聲音。
詩中還描述了小牛跳躍嬉戲,沒有草可吃時,它們會通過林子里的聲音回應母牛的召喚。老牧人念著兒子,自己帶著食物,出門時先爬上山頭遠望。太陽斜照,風雨打濕了牧人的蓑衣,他拍手唱歌,尋找伴侶一起回家。
詩中還描繪了遠離村莊的牧場,風日漸暗,近村的牧場泥濘不堪。珠璣(指貴族子弟)和燕趙(指北方地區)的孩子們并不了解這樣的生活,而牧牛兒只知道在牛背上快樂地生活著。
這首詩通過描繪牧牛兒的生活,展現了田園牧歌的寧靜和美好。作者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然和樸素生活的贊美,以及對牧牛兒快樂生活的羨慕和向往。
“遠陂牧牛芳草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niú ér
牧牛兒
mù niú ér, yuǎn bēi mù.
牧牛兒,遠陂牧。
yuǎn bēi mù niú fāng cǎo lǜ, ér nù diào biān niú bù chù.
遠陂牧牛芳草綠,兒怒掉鞭牛不觸。
jiàn biān gǔ liǔ nán fēng qīng, mài shēn bì rì yě tián píng.
澗邊古柳南風清,麥深蔽日野田平。
wū jiān lì jué zhú chūn xíng, lǎo zì wò jiào jī bù míng.
烏犍礪角逐春行,老牸臥噍饑不鳴。
dú ér tiào liáng méi cǎo qù, gé lín yīng mǔ shí yī shēng.
犢兒跳梁沒草去,隔林應母時一聲。
lǎo wēng niàn ér zì xié xiǎng, chū mén xiān shàng gāng tóu wàng.
老翁念兒自攜餉,出門先上岡頭望。
rì xié fēng yǔ shī suō yī, pāi shǒu chàng gē xún bàn guī.
日斜風雨濕蓑衣,拍手唱歌尋伴歸。
yuǎn cūn fàng mù fēng rì báo, jìn cūn mù niú ní shuǐ è.
遠村放牧風日薄,近村牧牛泥水惡。
zhū jī yān zhào ér bù zhī, ér shēng dàn zhī niú bèi lè.
珠璣燕趙兒不知,兒生但知牛背樂。
“遠陂牧牛芳草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