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我屋南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棲我屋南樹”全詩
夜深風霜寒,呼鳴自相語。
樹頭鴉翼動,樹杪雁行度。
朦朧見江山,一一翻飛去。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夜思》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思》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景象,通過描寫江邊的鸕鶿、樹上的鴉翼和天空中的雁群,表達了作者在寒冷的夜晚思念遠方的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江邊鸕鶿鳴,棲我屋南樹。
夜深風霜寒,呼鳴自相語。
樹頭鴉翼動,樹杪雁行度。
朦朧見江山,一一翻飛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江邊的鸕鶿、樹上的鴉翼和天空中的雁群,表達了作者在夜晚思念遠方的情感。詩中的鸕鶿、鴉翼和雁群都是常見的候鳥,它們的出現暗示著季節的變遷和遠方的存在。
詩的開頭,江邊的鸕鶿鳴叫,棲息在作者屋子南邊的樹上,給人一種寧靜而寂靜的感覺。夜深風霜寒,作者感受到了寒冷的氣息,這種氣息與他內心的思念相呼應。鸕鶿和作者之間似乎有一種默契,它們在夜晚互相呼鳴,仿佛在交流著某種情感。
接著,詩中描述了樹上的鴉翼動和天空中的雁群飛過。鴉翼的動作和雁群的飛行都給人一種流動的感覺,它們的出現使得整個景象更加生動。朦朧中,作者看到了江山的景色,但是這些景色卻一一飛過,仿佛在告訴作者,遠方的美景只能在夢中一一欣賞。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景象,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遠方的思念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這首詩給人一種寧靜、寂靜而又略帶憂傷的感覺,讀者可以通過閱讀和品味,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自然的熱愛。
“棲我屋南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sī
夜思
jiāng biān lú cí míng, qī wǒ wū nán shù.
江邊鸕鶿鳴,棲我屋南樹。
yè shēn fēng shuāng hán, hū míng zì xiāng yǔ.
夜深風霜寒,呼鳴自相語。
shù tóu yā yì dòng, shù miǎo yàn háng dù.
樹頭鴉翼動,樹杪雁行度。
méng lóng jiàn jiāng shān, yī yī fān fēi qù.
朦朧見江山,一一翻飛去。
“棲我屋南樹”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