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枝總到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枝枝總到地”全詩
枝枝總到地,葉葉自開春。
紫燕時翻翼,黃鸝不露身。
漢南應老盡,霸上遠愁人。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柳邊》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柳邊》是唐代杜甫創作的一首詩,描寫了春天的景象。下面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只道梅花發,那知柳亦新。
原文描繪了春天的景象,人們只注意到梅花的開放,卻沒有意識到柳樹也在新綠叢中茁壯成長。通過這樣的描寫,詩人傳達了對柳樹的關注和贊美之情。
枝枝總到地,葉葉自開春。
柳樹的枝條垂至地面,葉子一個接一個地繁茂,自然而然地迎接著春天的到來。這種生命力的表現讓人感受到了春季的生機勃勃。
紫燕時翻翼,黃鸝不露身。
春天到來,燕子們開始展翅飛翔,而黃鸝卻寧靜地不露蹤跡。這種對燕子和黃鸝的描述,揭示了它們各自形態和作用的不同。詩人通過對鳥類的描寫,增強了春天的鮮活感。
漢南應老盡,霸上遠愁人。
漢南地區的柳樹可能已經一代又一代地老去,而對于北方仍有生機的柳樹來說,這是一種悲傷。而霸上的人們對柳樹的衰敗感到憂慮。表達了作者對柳樹壽命有限的痛惜和對大地變遷的憂慮之情。
這首詩詞以宛轉悠揚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春天柳樹生機勃勃的景象的感慨和贊美之情。通過對柳樹和其他自然元素的描寫,展現了春天帶給人們的生機和變遷。詩人同時也讓讀者體會到了時間流逝和人生的無常,思考了大地和人類的命運。整首詩詞詠史抒懷、略帶憂愁之情,展示了詩人對自然和人世的深入觸動。
“枝枝總到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ǔ biān
柳邊
zhī dào méi huā fā, nǎ zhī liǔ yì xīn.
只道梅花發,那知柳亦新。
zhī zhī zǒng dào dì, yè yè zì kāi chūn.
枝枝總到地,葉葉自開春。
zǐ yàn shí fān yì, huáng lí bù lù shēn.
紫燕時翻翼,黃鸝不露身。
hàn nán yīng lǎo jǐn, bà shàng yuǎn chóu rén.
漢南應老盡,霸上遠愁人。
“枝枝總到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