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期愿早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歸期愿早知”全詩
況復傳宗近,空然惜別離。
梅花交近野,草色向平池。
倘憶江邊臥,歸期愿早知。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送王侍御往東川,放生池祖席》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王侍御往東川,放生池祖席
往東川的友人們聯名寄給王侍御的贈詩,雖然他們因為害怕王侍御受罪而顯得猶豫不決。因為王侍御是東川人,曾經的官位已經接近王朝家族,所以當同鄉中的友人們聽說他要去東川的時候感到非常惋惜。梅花的香氣飄近野地,草色映照在平靜的池水中。如果我能回憶起江邊的悠閑時光,我就知道何時才能與你再次相見。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送王侍御往東川,放生池祖席
東川友人齊心送,因懼輕負仍遲疑。
既復臨川官職近,又然同鄉傾意思。
梅花陣陣交野近,池水平波畫草色。
若向江邊憶臥榻,祈求早日再相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甫寫給他的友人王侍御的一首送別詩。在詩中,杜甫表達了自己對王侍御去東川的惋惜之情,并祝福他早日歸來。
詩人首先描繪了梅花的美景,通過梅花的芳香和野地的景色來展現友誼的距離感。梅花是寒冷季節的象征,它們的香氣飄散在野地,給人一種溫暖、親近的感覺。同時,草色映照在平靜的池水中,給人一種平靜、寧靜的感覺。這里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反映了詩人對友情的思念之情。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自己的感慨和盼望。詩人說如果能夠回憶起他曾經在江邊悠閑的日子,就可以知道何時能夠再次與王侍御相見。這里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也表達了他對未來的期盼。
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友情的真摯懷念和對友人的美好祝愿,情感真摯,語言簡潔明快。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表達個人感慨,展現了詩人對友人離別的痛苦和期待再次相見的渴望,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歸期愿早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áng shì yù wǎng dōng chuān, fàng shēng chí zǔ xí
送王侍御往東川,放生池祖席
dōng chuān shī yǒu hé, cǐ zèng qiè qīng wèi.
東川詩友合,此贈怯輕為。
kuàng fù chuán zōng jìn, kōng rán xī bié lí.
況復傳宗近,空然惜別離。
méi huā jiāo jìn yě, cǎo sè xiàng píng chí.
梅花交近野,草色向平池。
tǎng yì jiāng biān wò, guī qī yuàn zǎo zhī.
倘憶江邊臥,歸期愿早知。
“歸期愿早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