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雁下襄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賓雁下襄州”全詩
共賞重陽節,言尋戲馬游。
湖風秋戍柳,江雨暗山樓。
且酌東籬菊,聊祛南國愁。
分類: 九日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九日登梓州城》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九日登梓州城》
作者:杜甫(唐代)
客心驚暮序,賓雁下襄州。
共賞重陽節,言尋戲馬游。
湖風秋戍柳,江雨暗山樓。
且酌東籬菊,聊祛南國愁。
中文譯文:
客人的心情在傍晚序中驚動,客人的歸鴻降落在襄州。
一同賞析重陽節,訴說著尋找嬉戲馬兒的游玩。
湖上秋風拂過戍樓旁的柳樹,江邊細雨籠罩著山樓。
暫且品飲東籬邊的菊花酒,暫時消除我在南國的愁苦。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杜甫創作的作品,表達了詩人在重陽節時游覽梓州城的心情。詩中以清新的筆觸,描繪了秋日的景色,抒發了對逝去時光和離散情感的思索。
首句“客心驚暮序,賓雁下襄州”,揭示了詩人的客情和離愁。客人的心情在傍晚序中被驚動,賓鴻歸巢降臨襄州,暗示了詩人對離散的思念之情。
接著,“共賞重陽節,言尋戲馬游”,表達了詩人與朋友一同賞析重陽節景,輕松地尋找著嬉戲的馬兒,傳達了歡聚的愉悅氛圍。
“湖風秋戍柳,江雨暗山樓”這兩句描繪了秋日的景色。湖風拂過戍樓旁的柳樹,揭示出秋日的寧靜和美好。江邊細雨籠罩著山樓,增添了一絲陰郁的氛圍,同時也勾勒出江南水鄉的特色。
最后兩句“且酌東籬菊,聊祛南國愁”,以“且”字開頭,暗示臨時停下,品味東籬旁的菊花酒,用酒濃淡抒發情感,寓意暫時消除內心的愁苦,為生活的繁雜帶來一絲寧靜和釋放。
總體來說,這首詩以樸實的語言和清新的描寫,將詩人在重陽節游覽梓州城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詩意深遠,讓人沉醉在秋日的景色和情感之中。
“賓雁下襄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rì dēng zǐ zhōu chéng
九日登梓州城
kè xīn jīng mù xù, bīn yàn xià xiāng zhōu.
客心驚暮序,賓雁下襄州。
gòng shǎng chóng yáng jié, yán xún xì mǎ yóu.
共賞重陽節,言尋戲馬游。
hú fēng qiū shù liǔ, jiāng yǔ àn shān lóu.
湖風秋戍柳,江雨暗山樓。
qiě zhuó dōng lí jú, liáo qū nán guó chóu.
且酌東籬菊,聊祛南國愁。
“賓雁下襄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