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不作軒裳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從今不作軒裳客”全詩
門前山色云侵坐,峰下秋光水滿潭。
野鶴避人巢古木,清猿乘月嘯寒巖。
從今不作軒裳客,多買煙霞未是貪。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和柳郎中舒州潛庵二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柳郎中舒州潛庵二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浪走塵埃竟未甘,
仙郎六十制潛庵。
門前山色云侵坐,
峰下秋光水滿潭。
野鶴避人巢古木,
清猿乘月嘯寒巖。
從今不作軒裳客,
多買煙霞未是貪。
中文譯文:
漂泊于塵埃中的生活終究不令人滿足,
仙郎已經六十歲,選擇隱居在潛庵。
庵前的山色被云霧所籠罩,
山下的秋光映照在水潭中。
野鶴躲避人類,筑巢在古老的樹木上,
清澈的猿猴乘著月光在寒冷的巖石上嘯叫。
從今以后,不再做世俗的人,
寧愿多花錢購買煙霞,也不是貪婪之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仙人隱居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生活的不滿和對自然山水的向往。詩中的潛庵是一個隱居的地方,詩人將自己比作仙郎,選擇在這里過上隱逸的生活。
詩中的山色、云霧、秋光和水潭等景物,展現了自然的美麗和寧靜。野鶴和猿猴則象征著與塵世隔絕的生活態度,它們選擇在古木和寒巖上棲息,遠離喧囂和紛擾。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決心和態度。他決定不再過世俗的生活,不再追求功名利祿,而是愿意花錢購買更多的煙霞,即追求更多的自然之美。這種態度顯示了詩人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以及對物質財富的淡漠態度。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隱居生活,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的不滿和對自然的向往,展示了一種追求寧靜和超脫的生活態度。
“從今不作軒裳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liǔ láng zhōng shū zhōu qián ān èr shǒu
和柳郎中舒州潛庵二首
làng zǒu chén āi jìng wèi gān, xiān láng liù shí zhì qián ān.
浪走塵埃竟未甘,仙郎六十制潛庵。
mén qián shān sè yún qīn zuò, fēng xià qiū guāng shuǐ mǎn tán.
門前山色云侵坐,峰下秋光水滿潭。
yě hè bì rén cháo gǔ mù, qīng yuán chéng yuè xiào hán yán.
野鶴避人巢古木,清猿乘月嘯寒巖。
cóng jīn bù zuò xuān shang kè, duō mǎi yān xiá wèi shì tān.
從今不作軒裳客,多買煙霞未是貪。
“從今不作軒裳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