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條感衰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攀條感衰變”全詩
將軍漫弓箭,居士或眉須。
缺記共工怒,深資夸父腴。
攀條感衰變,恨汝亦非夫。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和天啟畫古木山石詩》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天啟畫古木山石詩》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詞描繪了古木山石的景象,并融入了一些哲理和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待云雨在,無傷斤斧余。
將軍漫弓箭,居士或眉須。
缺記共工怒,深資夸父腴。
攀條感衰變,恨汝亦非夫。
這首詩詞的詩意較為隱晦,但可以從中感受到作者對自然界的景物以及人生哲理的思考。
詩詞的賞析如下:
首先,詩詞以古木山石為題材,展現了自然界的壯麗景色。作者通過描繪云雨的到來,表達了對大自然的期待和敬畏之情。他認為即使經歷了風雨的洗禮,這些古木山石仍然保持著它們的原始美麗,沒有受到傷害。
其次,詩詞中出現了將軍、居士等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這些形象象征著不同的人生境遇和追求。將軍漫弓箭,意味著戰爭和權力的追求;而居士或眉須,則代表了追求寧靜和修身養性的生活方式。通過對這些不同身份的描繪,作者暗示了人生的多樣性和選擇的重要性。
詩詞中還出現了共工和夸父等神話人物的名字。共工是中國神話中的一個巨人,夸父是一個追逐太陽的神話人物。這些神話人物的出現,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作者通過這種手法,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和感慨。
最后,詩詞以“恨汝亦非夫”作為結尾,表達了作者對某個特定對象的不滿和遺憾之情。這句話的具體含義需要根據上下文來理解,但可以看出作者在表達一種對于某種事物或人的失望和不滿情緒。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人物形象和神話人物,以及抒發情感和思考人生哲理,展現了作者獨特的藝術表達和思想深度。
“攀條感衰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tiān qǐ huà gǔ mù shān shí shī
和天啟畫古木山石詩
yǒu dài yún yǔ zài, wú shāng jīn fǔ yú.
有待云雨在,無傷斤斧余。
jiāng jūn màn gōng jiàn, jū shì huò méi xū.
將軍漫弓箭,居士或眉須。
quē jì gòng gōng nù, shēn zī kuā fù yú.
缺記共工怒,深資夸父腴。
pān tiáo gǎn shuāi biàn, hèn rǔ yì fēi fū.
攀條感衰變,恨汝亦非夫。
“攀條感衰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