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綿遠道苦無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綿綿遠道苦無情”全詩
草草勞人常少睡,綿綿遠道苦無情。
田家稔熟人情好,野路雨余秋氣清。
老得一州藏拙去,鹓鸞臺閣盡豪英。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離光山驛》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離光山驛》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離開光山驛,郵亭的工作結束了,我問殘更(指夜晚的最后一班車),斜月已經西南了,雞還未鳴。我匆匆忙忙地勞累著,常常睡眠不足,長途旅行的辛苦無情。雖然田家的莊稼已經成熟,人們的情感還是很好,但是在野路上,雨過后的秋天氣息清新。我已經老了,決定離開這個州府,躲藏起來,不再顯露才華。鹓鸞臺閣(指高官顯貴的居所)里的豪杰們也都盡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能。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個郵亭工作人員的生活,表達了作者對辛勞努力的疲憊和對逃避現實的渴望。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對比,展示了作者對田園生活和自由自在的向往。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權貴階層的諷刺。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綿綿遠道苦無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 guāng shān yì
離光山驛
yóu tíng jié shù wèn cán gèng, xié yuè xī nán jī wèi míng.
郵亭結束問殘更,斜月西南雞未鳴。
cǎo cǎo láo rén cháng shǎo shuì, mián mián yuǎn dào kǔ wú qíng.
草草勞人常少睡,綿綿遠道苦無情。
tián jiā rěn shú rén qíng hǎo, yě lù yǔ yú qiū qì qīng.
田家稔熟人情好,野路雨余秋氣清。
lǎo dé yī zhōu cáng zhuō qù, yuān luán tái gé jǐn háo yīng.
老得一州藏拙去,鹓鸞臺閣盡豪英。
“綿綿遠道苦無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