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蚓跳蛙欲滿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鳴蚓跳蛙欲滿場”全詩
未容烏鳥私遺粒,鳴蚓跳蛙欲滿場。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蘄水道中二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蘄水道中二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蠶老麥枯田舍忙,
誰令四月雨浪浪。
未容烏鳥私遺粒,
鳴蚓跳蛙欲滿場。
中文譯文:
蠶兒老了,麥子枯萎,農田里的忙碌。
誰讓四月的雨水如此洶涌。
不容許烏鳥私自留下谷粒,
蚯蚓鳴叫,青蛙跳躍,場面即將滿溢。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農田里的景象。蠶兒老了,麥子枯萎,表達了農田的艱辛和勞作的辛苦。四月的雨水如此洶涌,暗示了天氣的不穩定,給農田帶來了困擾。詩中提到不容許烏鳥私自留下谷粒,表達了農民對于保護自己勞動成果的渴望。最后,蚯蚓的鳴叫和青蛙的跳躍,預示著農田即將豐收的景象。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農田的景象,展現了農民的辛勤勞作和對豐收的期盼。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蠶兒老了和麥子枯萎的描寫,突出了農田的艱辛和勞作的辛苦。同時,四月的雨水如此洶涌,給農田帶來了困擾,表達了農民對于天氣的不確定性的擔憂。詩中的烏鳥和蚯蚓、青蛙的形象,增添了詩詞的生動感。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農民對于勞動成果的珍惜和對于豐收的期盼,展現了農田的辛勤和生機。
“鳴蚓跳蛙欲滿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í shuǐ dào zhōng èr shǒu
蘄水道中二首
cán lǎo mài kū tián shè máng, shuí lìng sì yuè yǔ làng làng.
蠶老麥枯田舍忙,誰令四月雨浪浪。
wèi róng wū niǎo sī yí lì, míng yǐn tiào wā yù mǎn chǎng.
未容烏鳥私遺粒,鳴蚓跳蛙欲滿場。
“鳴蚓跳蛙欲滿場”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