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羽箭馳風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大白羽箭馳風雷”全詩
誰將尺素畫駿馬,云是文章昔日拳毛駒。
龍顱虎脊視天地,若滅若沒三萬里。
皇天產此誰得之,虬須十八真天子。
擒王滅竇如塵埃,英氣貫日天為開。
黃金甲光照天地,大白羽箭馳風雷。
真龍在廄萬馬疾,下視四海皆駑駘。
榛棘昭陵一抔土,柏城六馬莓苔古。
嗚呼駿馬已埃塵,雖有燕昭難再睹。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拳毛駒歌》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拳毛駒歌》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描繪了一匹拳毛駒的形象,表達了對英勇、威武和壯麗景象的贊美。
詩中描述了北窗掃壁陳列的圖書,以及在這個安靜的角落中,一匹殺氣凜凜的拳毛駒的形象。詩人問道,是誰用尺素畫出了這匹駿馬,它曾經是文人墨客筆下的拳毛駒。它的龍顱和虎脊俯視著天地,仿佛能夠覆滅三萬里的敵人。這匹馬是皇天創造的,但是誰能夠駕馭它呢?它的虬須代表著真正的天子。它能夠俘獲敵王,滅掉竇宇,英勇的氣貫通天地。它身披黃金甲,照亮了整個天地,手持大白羽箭,如風雷般疾馳。真龍在馬廄中,萬馬奔騰,俯視四海,所有的馬都黯然失色。榛棘昭陵只是一抔土,柏城六馬已經長滿了苔蘚,但是啊,駿馬已經成為了塵土,再也無法重現了。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拳毛駒的形象,表達了對英勇和壯麗景象的贊美,同時也暗示了一種無法重現的美好事物的消逝。它展示了作者對于過去輝煌時刻的懷念和對于時光流逝的感慨。
“大白羽箭馳風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uán máo jū gē
拳毛駒歌
běi chuāng sǎo bì chén tú shū, shā qì lǐn lǐn shēng zuò yú.
北窗掃壁陳圖書,殺氣凜凜生坐隅。
shuí jiāng chǐ sù huà jùn mǎ, yún shì wén zhāng xī rì quán máo jū.
誰將尺素畫駿馬,云是文章昔日拳毛駒。
lóng lú hǔ jí shì tiān dì, ruò miè ruò méi sān wàn lǐ.
龍顱虎脊視天地,若滅若沒三萬里。
huáng tiān chǎn cǐ shuí dé zhī, qiú xū shí bā zhēn tiān zǐ.
皇天產此誰得之,虬須十八真天子。
qín wáng miè dòu rú chén āi, yīng qì guàn rì tiān wèi kāi.
擒王滅竇如塵埃,英氣貫日天為開。
huáng jīn jiǎ guāng zhào tiān dì, dà bái yǔ jiàn chí fēng léi.
黃金甲光照天地,大白羽箭馳風雷。
zhēn lóng zài jiù wàn mǎ jí, xià shì sì hǎi jiē nú dài.
真龍在廄萬馬疾,下視四海皆駑駘。
zhēn jí zhāo líng yī póu tǔ, bǎi chéng liù mǎ méi tái gǔ.
榛棘昭陵一抔土,柏城六馬莓苔古。
wū hū jùn mǎ yǐ āi chén, suī yǒu yàn zhāo nán zài dǔ.
嗚呼駿馬已埃塵,雖有燕昭難再睹。
“大白羽箭馳風雷”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