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粲粲好自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粲粲好自持”全詩
何妨兒女眼,謂爾勝霜筠。
世無王子猷,豈有知竹人。
粲粲好自持,時來稱此君。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石竹》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石竹》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真竹雖然不華麗,你卻在晚春季節中獨自綻放。兒女們的眼睛怎么能說你比霜筠更勝一籌呢?世上沒有王子的聰明才智,又怎么會有人了解竹子呢?你自己就是那樣的美麗,時光流轉,人們稱頌你。
詩意:
這首詩詞以石竹為主題,通過對石竹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人們對美的認知的思考。石竹雖然不像其他花卉那樣艷麗,但在春天的尾巴上,它獨自綻放,給人一種清新、樸素的美感。作者認為,人們的眼睛應該能夠欣賞到這種美麗,而不僅僅追求外表上的華麗。他也提到了世上沒有王子般的聰明才智,暗示人們對于美的認知是有限的,很少有人真正了解竹子的美。最后,作者稱頌石竹的美麗,認為它自身就是那樣的美好,無需依賴他人的評價。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石竹的贊美和對美的思考。通過對石竹的描繪,作者展示了一種樸素而真實的美感,強調了美的內在價值。他認為,人們應該用純凈的眼睛去欣賞自然之美,而不是被外在的華麗所迷惑。作者還通過對王子和竹子的對比,暗示了人們對美的認知是有限的,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和欣賞竹子的美。最后,作者稱頌石竹的美麗,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敬仰和贊美之情。整首詩詞簡潔明快,意境清新,給人一種寧靜、淡泊的感覺,讓人在喧囂的世界中感受到一絲寧靜和美的力量。
“粲粲好自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zhú
石竹
zhēn zhú nǎi bù huá, ěr dú yàn mù chūn.
真竹乃不華,爾獨艷暮春。
hé fáng ér nǚ yǎn, wèi ěr shèng shuāng yún.
何妨兒女眼,謂爾勝霜筠。
shì wú wáng zǐ yóu, qǐ yǒu zhī zhú rén.
世無王子猷,豈有知竹人。
càn càn hǎo zì chí, shí lái chēng cǐ jūn.
粲粲好自持,時來稱此君。
“粲粲好自持”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