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車汝無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憑車汝無恃”全詩
句踐自有心,憑車汝無恃。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暇日六詠其二{蛙}》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暇日六詠其二{蛙}》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越國和吳國之間的關系,以及句踐(越國君主)和曹操(吳國君主)之間的爭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越國未亡吳,曾動君王意。
句踐自有心,憑車汝無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歷史事件為背景,表達了越國和吳國之間的斗爭和權力爭奪。詩中提到越國未能征服吳國,但曾經動搖了吳國君王的意志。詩人通過描寫句踐自己的決心和信心,以及他對曹操的不依賴,表達了對越國的支持和贊美。
詩中的“越國未亡吳,曾動君王意”表明越國曾經對吳國構成威脅,曾經動搖了吳國君王的決心。這反映了越國在歷史上的強大和對吳國的影響力。
接著,詩人提到了句踐自己的決心和信心:“句踐自有心”,他堅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標,不受他人左右。而“憑車汝無恃”則表達了句踐不依賴他人的意思,他不依賴曹操的支持或援助,而是憑借自己的能力和決心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整首詩詞通過對越國和吳國之間的斗爭以及句踐的堅定決心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越國的贊美和對句踐的敬佩。這首詩詞也反映了歷史上的政治斗爭和個人意志的力量。
“憑車汝無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á rì liù yǒng qí èr wā
暇日六詠其二{蛙}
yuè guó wèi wáng wú, céng dòng jūn wáng yì.
越國未亡吳,曾動君王意。
jù jiàn zì yǒu xīn, píng chē rǔ wú shì.
句踐自有心,憑車汝無恃。
“憑車汝無恃”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