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昔人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可見昔人心”全詩
由來浮世事,可見昔人心。
卜筑閑多思,奔馳病不禁。
檐楹來燕雀,鸞鶴自山林。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夏日十二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夏日十二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夏日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陶令拋官易,龐公去隱深。
由來浮世事,可見昔人心。
卜筑閑多思,奔馳病不禁。
檐楹來燕雀,鸞鶴自山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夏日為背景,通過描繪兩位古代人物的境遇,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觸動。首先,詩中提到了陶令和龐公,他們都選擇了離開塵世的生活方式。陶令拋棄了官職,選擇了自由自在的生活;龐公則隱居深山,追求內心的寧靜。這兩個人物的選擇反映了古代人們對于世俗生活的厭倦和追求內心自由的渴望。
接下來,詩中提到了“由來浮世事,可見昔人心”。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于人性的思考。作者認為,從古至今,人們對于世俗的追逐和內心的追求是不變的。這種對人性的觀察使得詩詞具有普遍性和深遠的意義。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表達了自己對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他說“卜筑閑多思,奔馳病不禁”,意味著作者在忙碌的生活中常常思考人生的意義,但卻無法停止奔波。這種矛盾的心境使得作者感到病痛所難以承受。
最后兩句“檐楹來燕雀,鸞鶴自山林”,通過描繪檐楹上的燕雀和山林中的鸞鶴,表達了作者對于自然的向往和對于自由的追求。這種對自然的贊美和追求也是作者對于人生的一種寄托和憧憬。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夏日景象和古代人物的境遇,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以及對于自由和內心追求的渴望。同時,詩中融入了對于人性和自然的觀察和贊美,使得詩詞具有普遍性和深遠的意義。
“可見昔人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rì shí èr shǒu
夏日十二首
táo lìng pāo guān yì, páng gōng qù yǐn shēn.
陶令拋官易,龐公去隱深。
yóu lái fú shì shì, kě jiàn xī rén xīn.
由來浮世事,可見昔人心。
bo zhù xián duō sī, bēn chí bìng bù jīn.
卜筑閑多思,奔馳病不禁。
yán yíng lái yàn què, luán hè zì shān lín.
檐楹來燕雀,鸞鶴自山林。
“可見昔人心”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