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顧山東逆境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指顧山東逆境開”全詩
堪笑怒螳猶強臂,不知蟄戶欲驚雷。
咄嗟武相深冤洗,指顧山東逆境開。
吏部聲名千古在,段碑何處臥蒼苔。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登懸瓠城感吳李事》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登懸瓠城感吳李事》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將軍戈甲從天下,
丞相旌旗匝地來。
堪笑怒螳猶強臂,
不知蟄戶欲驚雷。
咄嗟武相深冤洗,
指顧山東逆境開。
吏部聲名千古在,
段碑何處臥蒼苔。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思考和對吳李事的感慨。詩中提到將軍和丞相,象征著權力和權威。將軍的戈甲從天下,丞相的旌旗遍布大地,顯示了他們的威風和權勢。然而,作者認為這些權勢并不可怕,因為他們只是像怒螳一樣的強臂,不知道蟄伏的人民即將爆發的力量,就像驚雷一樣。作者咄嗟(感嘆)武相深受冤屈,指責山東的逆境,意味著對當時政治腐敗和社會動蕩的不滿。最后兩句提到吏部聲名千古在,段碑臥蒼苔,暗示了作者對廉潔官員的贊賞和對歷史名人的懷念。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將軍、丞相和吏部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當時政治現狀的思考和對社會風氣的批評。作者以咄嗟之詞表達了自己對武相受冤屈的同情和對山東逆境的指責,同時也表達了對廉潔官員和歷史名人的敬仰之情。整首詩詞意境深遠,語言簡練,通過對權力和社會現象的揭示,反映了作者對社會正義和廉潔政治的追求。
“指顧山東逆境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xuán hù chéng gǎn wú lǐ shì
登懸瓠城感吳李事
jiāng jūn gē jiǎ cóng tiān xià, chéng xiàng jīng qí zā dì lái.
將軍戈甲從天下,丞相旌旗匝地來。
kān xiào nù táng yóu qiáng bì, bù zhī zhé hù yù jīng léi.
堪笑怒螳猶強臂,不知蟄戶欲驚雷。
duō jiē wǔ xiāng shēn yuān xǐ, zhǐ gù shān dōng nì jìng kāi.
咄嗟武相深冤洗,指顧山東逆境開。
lì bù shēng míng qiān gǔ zài, duàn bēi hé chǔ wò cāng tái.
吏部聲名千古在,段碑何處臥蒼苔。
“指顧山東逆境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