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鳥竟隨青嶂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輕鳥竟隨青嶂去”全詩
輕鳥竟隨青嶂去,亂波爭泛夕陽來。
偶驚舟楫鄉心起,乍脫塵埃病眼開。
疑是盱眙郭門外,月明帆席過清淮。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度洛因泛舟東下數里頗憶淮上》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度洛因泛舟東下數里頗憶淮上》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洛水上泛舟東下的情景,引發了他對淮河上的回憶和思念。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沄沄清洛轉山隈,
渺渺東流不復回。
輕鳥竟隨青嶂去,
亂波爭泛夕陽來。
偶驚舟楫鄉心起,
乍脫塵埃病眼開。
疑是盱眙郭門外,
月明帆席過清淮。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洛水為背景,通過描繪洛水的清澈流轉和東流不復回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故鄉淮河的思念之情。
詩中提到的“輕鳥竟隨青嶂去”,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而“亂波爭泛夕陽來”則描繪了夕陽下洛水波瀾壯闊的景象,給人以壯美和浪漫的感覺。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突然驚醒于舟楫的搖動,引發了他內心深處對家鄉的思念。他感嘆自己久居他鄉,身心疲憊,但此刻卻仿佛脫離塵埃,眼界一新。
最后兩句“疑是盱眙郭門外,月明帆席過清淮”,表達了作者對盱眙的懷念。盱眙是作者的故鄉,他想象著月光下帆船經過清淮的情景,勾起了他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以洛水為線索,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故鄉的思念,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和故鄉的深情之意,給人以離愁別緒和懷舊之感。
“輕鳥竟隨青嶂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ù luò yīn fàn zhōu dōng xià shù lǐ pō yì huái shàng
度洛因泛舟東下數里頗憶淮上
yún yún qīng luò zhuǎn shān wēi, miǎo miǎo dōng liú bù fù huí.
沄沄清洛轉山隈,渺渺東流不復回。
qīng niǎo jìng suí qīng zhàng qù, luàn bō zhēng fàn xī yáng lái.
輕鳥竟隨青嶂去,亂波爭泛夕陽來。
ǒu jīng zhōu jí xiāng xīn qǐ, zhà tuō chén āi bìng yǎn kāi.
偶驚舟楫鄉心起,乍脫塵埃病眼開。
yí shì xū yí guō mén wài, yuè míng fān xí guò qīng huái.
疑是盱眙郭門外,月明帆席過清淮。
“輕鳥竟隨青嶂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