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終日雨淙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可憐終日雨淙淙”全詩
不妨農畝連云稼,獨惜園花脫錦杠。
最苦繁聲欺屋漏,愿看霽色放春江。
明朝日出誰能料,已喜燈花照夜窗。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寒食前一日大雨不止》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寒食前一日大雨不止》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寒食前一日大雨不止,
The day before Cold Food Festival, heavy rain fell incessantly.
這句描寫了寒食前一天持續不斷的大雨。寒食是中國傳統節日,通常在清明節前一天慶祝,人們會前往祭掃祖先墳墓,而這首詩詞以寒食為背景,通過描繪大雨不止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憂愁。
朝代:宋代,宋代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繁榮的時期,詩詞創作也達到了一個高峰。
作者:張耒,張耒是宋代文學家,他的詩詞以清新自然、婉約細膩為特點。
詩意:
這首詩詞以寒食為背景,通過描繪大雨連綿不斷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于時局的憂愁。寒食本是一個歡樂的節日,但大雨的連綿不斷給人們帶來了困擾和痛苦。詩中以寒食窮愁和雨聲淙淙來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痛楚和無奈。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將作者內心的情感與外在的環境相結合,表達了作者對于時局的憂愁和對于美好的向往。詩中的"農畝連云稼"表達了作者對于農田的祝福,希望農田連綿不斷,豐收成就。"園花脫錦杠"則表達了作者對于園中花朵凋零的惋惜之情。"繁聲欺屋漏"表達了作者對于喧囂聲音的厭倦和對于寧靜的渴望。"愿看霽色放春江"表達了作者對于明朝的期待,希望明朝的陽光能夠照亮春江。"燈花照夜窗"則表達了作者對于夜晚的歡樂和溫暖的向往。
整首詩詞以寒食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于時局的憂愁和對于美好的向往之情。同時,詩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也體現了宋代詩詞的特點,清新自然、婉約細膩。這首詩詞通過對細膩情感的表達,給讀者帶來了共鳴和思考。
“可憐終日雨淙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 shí qián yī rì dà yǔ bù zhǐ
寒食前一日大雨不止
hán shí qióng chóu tàn lòu bāng, kě lián zhōng rì yǔ cóng cóng.
寒食窮愁嘆陋邦,可憐終日雨淙淙。
bù fáng nóng mǔ lián yún jià, dú xī yuán huā tuō jǐn gāng.
不妨農畝連云稼,獨惜園花脫錦杠。
zuì kǔ fán shēng qī wū lòu, yuàn kàn jì sè fàng chūn jiāng.
最苦繁聲欺屋漏,愿看霽色放春江。
míng cháo rì chū shuí néng liào, yǐ xǐ dēng huā zhào yè chuāng.
明朝日出誰能料,已喜燈花照夜窗。
“可憐終日雨淙淙”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