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秋來應更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明月秋來應更好”全詩
明月秋來應更好,何人看月又悲秋。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寄都下舊友二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都下舊友二首》是張耒所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以及詩意和賞析:
寄都下舊友二首
城西古地昔同游,
望月思家相對愁。
明月秋來應更好,
何人看月又悲秋。
詩詞的中文譯文:
寄給都城下的舊友(上、下兩首)
曾經一同在城西的古地游玩,
望著明月思念家鄉,相對而愁。
明亮的月光在秋天更加美好,
有誰再看著月亮而感嘆秋意呢?
詩意和賞析:
《寄都下舊友二首》通過描繪詩人與舊友在都城附近古地的游玩,以及對明月和秋天的思念之情,表達了離別和鄉愁的感受。
首先,詩人回憶起與舊友曾經在城西古地一同游玩的時光。這句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城西古地成為了詩人與舊友共同的回憶之地。
接著,詩人望著明月,思念家鄉,彼此相對而愁。明月作為一個常見的意象,在詩詞中往往與離別和思鄉情感相聯系。詩人通過望月表達了自己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與舊友相對愁別的心情。
第三句中,詩人認為明亮的月光在秋天更加美好。秋天是豐收的季節,也是詩人對家鄉的思鄉之情更加濃烈的時候。明月的美麗與秋天的豐收相結合,給人以一種溫暖和希望的感覺。
最后一句,詩人在問有誰還會看著明月而感嘆秋意呢?這句話呈現了詩人對于自己離別和思鄉情感的獨特感受,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自己痛苦和離別的感慨。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詩人與舊友的離別和對家鄉的思念,表達了作者對于離別和鄉愁的感受。明月和秋天的意象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情感,給人以一種寂寥、溫暖和希望的感覺。
“明月秋來應更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dū xià jiù yǒu èr shǒu
寄都下舊友二首
chéng xī gǔ dì xī tóng yóu, wàng yuè sī jiā xiāng duì chóu.
城西古地昔同游,望月思家相對愁。
míng yuè qiū lái yīng gèng hǎo, hé rén kàn yuè yòu bēi qiū.
明月秋來應更好,何人看月又悲秋。
“明月秋來應更好”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