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年行老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吾年行老矣”全詩
江城過風雨,花木近清明。
水樹閑照影,山禽時引聲。
吾年行老矣,淹泊蹇何成。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近清明二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近清明二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斜日去不駐,好風來有情。
江城過風雨,花木近清明。
水樹閑照影,山禽時引聲。
吾年行老矣,淹泊蹇何成。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在近清明時節的感受和思考。詩人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自身的情感表達,表達了對光陰流逝和人生境遇的思考與感慨。
賞析:
詩的前兩句寫出了斜日西斜的景象,意味著時間的流逝不可逆轉。斜日去不駐,好風來有情,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無奈和對新的希望的期待。
接著,詩人描繪了江城的風雨,以及花木逐漸迎來清明時節的景象。江城過風雨,花木近清明。這里,風雨代表著困難和挫折,而清明則象征著新的希望和生機。通過自然景物的變化,詩人投射出自己內心的變化和對未來的期許。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水中的樹木倒影和山中鳥兒的鳴叫。水樹閑照影,山禽時引聲。這些景象給人以寧靜和自由的感覺,也暗示了詩人對自己境遇的思考。或許詩人希望能像水中的樹木一樣靜靜地照影,或者像山中的鳥兒一樣隨心所欲地引領自己的人生。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年齡的感嘆和對淹泊生活的無奈。吾年行老矣,淹泊蹇何成。詩人意識到自己已經年老,但生活仍然困頓不前,這種淹泊的狀態讓他感到無奈和迷茫。
整首詩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和人生境遇的思考。雖然有無奈和迷茫,但詩中也透露出對新的希望和生機的渴望。
“吾年行老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n qīng míng èr shǒu
近清明二首
xié rì qù bù zhù, hǎo fēng lái yǒu qíng.
斜日去不駐,好風來有情。
jiāng chéng guò fēng yǔ, huā mù jìn qīng míng.
江城過風雨,花木近清明。
shuǐ shù xián zhào yǐng, shān qín shí yǐn shēng.
水樹閑照影,山禽時引聲。
wú nián xíng lǎo yǐ, yān pō jiǎn hé chéng.
吾年行老矣,淹泊蹇何成。
“吾年行老矣”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