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頭月出溪潺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頭月出溪潺潺”全詩
山下松花龍甲光,東風古柏吹暖香。
朝霞為裳水為佩,守廟千年老龍在。
清風掃堂神暮還,山頭月出溪潺潺。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女幾祠下》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女幾祠下》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邊的白云悠閑地飄蕩,廟前的土馬荒廢了春草。
山下的松花閃耀著龍甲的光輝,東風吹拂著古柏樹的暖香。
朝霞如同服飾,水像佩飾,守護廟宇千年的老龍。
清風掃過堂屋,神明們歸來,山頭月亮升起,溪水潺潺流淌。
詩意:
該詩描繪了一個靜謐而神秘的場景,以廟宇和自然景觀為背景,展示了作者對山水環境的感受。白云飄蕩、土馬荒草的描繪,表達了廟宇邊的寧靜和荒涼之感。松花閃耀的龍甲和古柏樹的香氣,則展示了山水間的美麗和生機。朝霞和水被比喻為服飾和佩飾,表達了廟宇中神龍的威嚴和莊重。清風掃過堂屋,神明們歸來,山頭的月亮升起和溪水潺潺流淌,給人一種寧靜和安詳的感覺。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寂靜而神秘的場景,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傳達出一種對寧靜和美麗的贊美之情。作者運用對比手法,通過描繪廟宇和山水間的荒涼與生機,展示了人與自然的微妙關系。詩中的意象豐富多樣,通過山邊的白云、廟前的土馬、山下的松花、東風中的古柏樹等描寫,使讀者仿佛置身于這個山水之間,感受到其中的美和寧靜。朝霞和水被比喻為服飾和佩飾,表達了廟宇中神龍的尊嚴和存在感。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展示了作者的感受和情感。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自然的敬畏和對寧靜之美的贊嘆,同時也能從中體會到大自然與人類的和諧共生之道。
“山頭月出溪潺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ǚ jǐ cí xià
女幾祠下
shān biān bái yún xián bù sǎo, miào qián tǔ mǎ huāng chūn cǎo.
山邊白云閑不掃,廟前土馬荒春草。
shān xià sōng huā lóng jiǎ guāng, dōng fēng gǔ bǎi chuī nuǎn xiāng.
山下松花龍甲光,東風古柏吹暖香。
zhāo xiá wèi shang shuǐ wèi pèi, shǒu miào qiān nián lǎo lóng zài.
朝霞為裳水為佩,守廟千年老龍在。
qīng fēng sǎo táng shén mù hái, shān tóu yuè chū xī chán chán.
清風掃堂神暮還,山頭月出溪潺潺。
“山頭月出溪潺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