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弨終不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大弨終不彎”全詩
誰能學管庫,竟爾死茅菅。
良璞不易剖,大弨終不彎。
惟應太史錄,他日出名山。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任左藏挽詞》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任左藏挽詞》是宋代張耒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人也隱君子,一官聊自閑。
誰能學管庫,竟爾死茅菅。
良璞不易剖,大弨終不彎。
惟應太史錄,他日出名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隱居的君子的形象,表達了對官場生活的疏遠和對自由自在的追求。詩中通過對君子的境遇和品質的描述,傳達了作者對世俗功名的冷淡態度,強調個人情操的追求與人生價值的追尋。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對功名利祿的拒絕。首句"人也隱君子,一官聊自閑"表達了作者對隱士生活的認同和追求,認為一個真正的君子應該隱居在一方,過自己安逸自在的生活,而不是被官位束縛。接下來的兩句"誰能學管庫,竟爾死茅菅。良璞不易剖,大弨終不彎"則強調了君子的高尚品質和堅定的人生態度。"學管庫"指的是學習管理國家庫藏的技能,"死茅菅"則表示寧愿死于茅草茅屋之中,也不愿意為了功名利祿而放棄自己的追求與原則。詩的最后兩句"惟應太史錄,他日出名山"則表達了作者對于個人價值的追求和對后世的期盼。"太史錄"指的是歷史書籍,作者認為只有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名字,才能真正成就了不朽的功績。
這首詩以簡短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生活的冷漠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精神追求。通過表達對君子品質和真正價值的追求,詩中體現了對個人內心世界的重視和對功名利祿的冷峻態度,對讀者提出了思考人生價值和追求真善美的問題。整體上,這首詩意味深長,語言簡練,通過對君子的表達傳達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時也引發人們對于人生價值和追求的思考。
“大弨終不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èn zuǒ cáng wǎn cí
任左藏挽詞
rén yě yǐn jūn zǐ, yī guān liáo zì xián.
人也隱君子,一官聊自閑。
shuí néng xué guǎn kù, jìng ěr sǐ máo jiān.
誰能學管庫,竟爾死茅菅。
liáng pú bù yì pōu, dà chāo zhōng bù wān.
良璞不易剖,大弨終不彎。
wéi yīng tài shǐ lù, tā rì chū míng shān.
惟應太史錄,他日出名山。
“大弨終不彎”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