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木鳴琴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寒木鳴琴瑟”全詩
老人欣然起,構火溫小室。
室中空無有,掃榻對像佛。
還觀舊文字,塵土暗編帙。
一杯徑就醉,四體寒若失。
隔窗即山麓,寒木鳴琴瑟。
江民旱累歲,流冗東就食。
蛈蝗食陳蔡,千里無草色。
客來談世事,亹亹語千百。
客去深閉門,頹然無我責。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十月七日晨起》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月七日晨起》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山鴉鳴曉晴,
寒日在蓬蓽。
老人欣然起,
構火溫小室。
清晨,山中的烏鴉鳴叫,天空晴朗明亮,
冬日的陽光照耀在茂密的荊棘叢中。
老人高興地起床,
生火取暖于他狹小的房間中。
室中空無有,
掃榻對像佛。
還觀舊文字,
塵土暗編帙。
房間內空蕩蕩的,
他把床榻掃得干凈,面對著佛像。
他回顧古老的文字,
積滿塵土的書冊顯得黯淡。
一杯徑就醉,
四體寒若失。
隔窗即山麓,
寒木鳴琴瑟。
他只需一杯酒就能醉倒,
寒冷使他感到四肢失溫。
透過窗戶可以看到山麓,
寒冷的樹木如琴瑟般發出聲音。
江民旱累歲,
流冗東就食。
蛈蝗食陳蔡,
千里無草色。
大江流域的百姓遭受干旱的折磨,
他們不得不東遷尋找食物。
蝗蟲吞噬了莊稼,
千里間草色凋零。
客來談世事,
亹亹語千百。
客去深閉門,
頹然無我責。
有客人來談論世事,
言談之間充滿了千百言語。
客人離去,門深閉,
老人頹然而坐,沒有了責任感。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個清晨老人起床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時代變遷和人生滄桑的思考。老人在孤獨的小室中,回顧舊時代的文字,感嘆時光荏苒。詩中還通過描寫大江流域的干旱與蝗蟲災害,以及客人的來去,展現了社會動蕩和個人孤獨的現實。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深沉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對世事變遷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索。
“寒木鳴琴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yuè qī rì chén qǐ
十月七日晨起
shān yā míng xiǎo qíng, hán rì zài péng bì.
山鴉鳴曉晴,寒日在蓬蓽。
lǎo rén xīn rán qǐ, gòu huǒ wēn xiǎo shì.
老人欣然起,構火溫小室。
shì zhōng kōng wú yǒu, sǎo tà duì xiàng fú.
室中空無有,掃榻對像佛。
hái guān jiù wén zì, chén tǔ àn biān zhì.
還觀舊文字,塵土暗編帙。
yī bēi jìng jiù zuì, sì tǐ hán ruò shī.
一杯徑就醉,四體寒若失。
gé chuāng jí shān lù, hán mù míng qín sè.
隔窗即山麓,寒木鳴琴瑟。
jiāng mín hàn lèi suì, liú rǒng dōng jiù shí.
江民旱累歲,流冗東就食。
tiě huáng shí chén cài, qiān lǐ wú cǎo sè.
蛈蝗食陳蔡,千里無草色。
kè lái tán shì shì, wěi wěi yǔ qiān bǎi.
客來談世事,亹亹語千百。
kè qù shēn bì mén, tuí rán wú wǒ zé.
客去深閉門,頹然無我責。
“寒木鳴琴瑟”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