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外霜風作夜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林外霜風作夜聲”全詩
燈前爐畔深杯暖,更聽昭君出寒行。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十月十日夕同文安君對月》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月十日夕同文安君對月》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林外霜風作夜聲,
入檐寒月似多情。
燈前爐畔深杯暖,
更聽昭君出寒行。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十月的夜晚景象,詩人與文安君一同對月賦詩。夜晚的林外,寒風吹過發出聲響,冷月進入檐下,給人以多情之感。在燈前和火爐旁,溫暖的酒杯給人帶來舒適,而更進一步,詩人聆聽著昭君(傳說中的美女)外出行冷的動靜。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具體的描述,描繪出了深秋夜晚的冷寂感。林外的霜風發出聲響,寒冷的月光透過檐下的空隙,給人以多情之感,暗示了宵夜之間的寂寥和思念之情。在室內,燈火輝煌,火爐熊熊,熱氣騰騰,熱酒在杯中散發出誘人的香氣,給人帶來溫暖和安慰。然而,詩中提到的昭君出寒行,增加了一絲凄涼和離別的意味,也讓讀者感受到了涼爽的秋夜中的孤寂和離愁。
整首詩詞通過對冷寂夜晚的描繪,深情地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離別之情。同時,通過對溫暖和寒冷的對比,以及對昭君的提及,詩詞中滲透出一種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對離別的惋惜之情。讀者在閱讀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對友人的深情和對季節變遷的感慨,也能夠在凄涼的背后感受到生活的溫暖和希望。
“林外霜風作夜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yuè shí rì xī tóng wén ān jūn duì yuè
十月十日夕同文安君對月
lín wài shuāng fēng zuò yè shēng, rù yán hán yuè shì duō qíng.
林外霜風作夜聲,入檐寒月似多情。
dēng qián lú pàn shēn bēi nuǎn, gèng tīng zhāo jūn chū hán xíng.
燈前爐畔深杯暖,更聽昭君出寒行。
“林外霜風作夜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