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鳥何勞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野鳥何勞問”全詩
隨事文書了,偷閑筆硯親。
吏歸雅集定,門鎖月華新。
野鳥何勞問,窮通理有神。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書直舍》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書直舍》是宋代張耒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為官不治民,清坐晚秋晨。
隨事文書了,偷閑筆硯親。
吏歸雅集定,門鎖月華新。
野鳥何勞問,窮通理有神。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位官員不在辦公時偷閑寫字的情景。作者表達了對官員在清晨秋天靜坐時的寧靜和自由感受,他可以自由地寫作,不受公務的束縛。當官員完成了公務,回到雅集之中時,門被鎖上,這時的月光更顯幽靜與新鮮。最后兩句表達了野鳥在自然中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人們的窮通與否則是由天道決定的。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官員的生活狀態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由、清閑生活的向往和對官場繁瑣的厭倦。官員在朝廷中必須履行職責,辦理文書,但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們很難找到自由的時刻。詩中的“偷閑筆硯親”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創作的渴望,他可以自由地寫字,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詩中的對比也很有意思。在官場中,官員們忙于公務,被束縛在規章制度之中,而回到私人生活中的雅集時,門被鎖上,與官場形成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強調了官場與私人生活之間的沖突和矛盾。同時,月華的新鮮也暗示了官員們在私人生活中可以找到新的靈感和啟示。
最后兩句表達了一種宿命論的觀念。野鳥不需要問候或依賴他人,它們自由地在自然中生活。與之相對的是人們的窮通,即富貴貧窮,是由天道所決定。這種觀念傳遞了一種超越個人努力的信念,認為人的命運是由天命所決定的。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官員在不同環境下的生活狀態,表達了作者對自由、清閑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對官場繁瑣的厭倦和對命運的思考。它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的手法,展現了作者獨特的情感和思想。
“野鳥何勞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zhí shě
書直舍
wèi guān bù zhì mín, qīng zuò wǎn qiū chén.
為官不治民,清坐晚秋晨。
suí shì wén shū le, tōu xián bǐ yàn qīn.
隨事文書了,偷閑筆硯親。
lì guī yǎ jí dìng, mén suǒ yuè huá xīn.
吏歸雅集定,門鎖月華新。
yě niǎo hé láo wèn, qióng tōng lǐ yǒu shén.
野鳥何勞問,窮通理有神。
“野鳥何勞問”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