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御獲禽雖可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詭御獲禽雖可鄙”全詩
決科正爾真余事,射策如何但報聞。
詭御獲禽雖可鄙,挽弓射葉亦徒勤。
莫辭更擬相如作,寂寞思玄未放君。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題李方叔文卷末》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李方叔文卷末》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他日東坡譽子文,
瀾翻健筆欲凌云。
決科正爾真余事,
射策如何但報聞。
詭御獲禽雖可鄙,
挽弓射葉亦徒勤。
莫辭更擬相如作,
寂寞思玄未放君。
詩意:
這首詩是張耒題在李方叔的文卷末尾所作。詩人贊美了李方叔的文才,將其比喻為瀾翻的浩蕩波濤,希望他的健筆能夠飛舞在云端之上。詩人表示,李方叔應該將自己真實的才情展現出來,不要只滿足于傳聞的贊美。他詢問李方叔,如何通過射箭的技巧來報答他的期望,表達了對李方叔進一步超越自己的期盼。詩中還提到了詭異的騎射獲得獵物雖然被人鄙視,而挽弓射箭射中葉子則被認為是徒勞無功的勤勞之舉。最后,詩人勸告李方叔不要拘泥于模仿相如的作品,而應該有自己的創作風格。他表達了自己的孤獨和對李方叔的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贊美和勸告的形式,表達了詩人對李方叔的贊賞和期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如比喻、反問和對比等,使詩詞更具表現力和藝術感。詩人通過比喻將李方叔的文才形容為瀾翻的浩蕩波濤,展現了其雄渾的創作力和超越常人的才情。他呼喚李方叔展示真實的才華,不要被傳聞所束縛,表達了對李方叔進一步創作的期待。
詩中還提到了詭異的騎射獲得獵物以及挽弓射箭射中葉子的情景,通過對比,詩人探討了不同類型的努力和成就的價值。他認為雖然一些努力可能被人鄙視,但仍然是真實的成果;而另一些努力可能被認為是徒勞無功,但卻是一種勤勞的表現。這種對比旨在激勵李方叔不要畏懼困難和批評,繼續堅持自己的努力和創作。
最后,詩人勸告李方叔不要簡單地模仿古人的作品,而應該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思想。他表達了自己的孤獨感和對李方叔的思念之情,希望李方叔能夠擺脫寂寞的心情,繼續追求創作的自由和卓越。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對李方叔的贊美,同時也給予了他的勸告和鼓勵,展現了詩人對文學創作的熱愛和對李方叔的關注。
“詭御獲禽雖可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lǐ fāng shū wén juàn mò
題李方叔文卷末
tā rì dōng pō yù zi wén, lán fān jiàn bǐ yù líng yún.
他日東坡譽子文,瀾翻健筆欲凌云。
jué kē zhèng ěr zhēn yú shì, shè cè rú hé dàn bào wén.
決科正爾真余事,射策如何但報聞。
guǐ yù huò qín suī kě bǐ, wǎn gōng shè yè yì tú qín.
詭御獲禽雖可鄙,挽弓射葉亦徒勤。
mò cí gèng nǐ xiàng rú zuò, jì mò sī xuán wèi fàng jūn.
莫辭更擬相如作,寂寞思玄未放君。
“詭御獲禽雖可鄙”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