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里樵漁盡往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鄰里樵漁盡往還”全詩
興發登臨窮眼界,江南秀色碧云鬟。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新堂望樊山》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新堂望樊山》是宋代張耒創作的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幽人井臼兩山間,
鄰里樵漁盡往還。
興發登臨窮眼界,
江南秀色碧云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作者所在的新堂為背景,描繪了周圍山水的景色和人們的生活情景。詩的開篇寫道,詩人身處幽靜的地方,兩座山巒之間,與世隔絕,井臼指的是田園間的井和磨,象征著田園生活的安寧和寧靜。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附近人們的生活場景,鄰里之間的樵夫和漁民來來往往,從事著自己的勞作。這些生活細節通過描繪,展示了平凡而樸實的農村生活,也傳遞了一種寧靜和和諧的氛圍。
接下來的兩句詩寫到作者在這樣的環境中登高遠眺,拓寬了自己的視野。興發登臨一詞表達了詩人登高的興致和豁達的心態。通過登高望遠,詩人的視野得到了開闊,他超越了狹隘的視野,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
最后一句將視線轉向江南地區的秀麗景色,用碧云鬟來形容江南地區的秀色,形象地描繪了江南地區的美麗景色。碧云鬟這個比喻詞用得巧妙,既表達了江南地區的秀麗和風光如畫,又與女性的美麗特征相呼應,給人以美好的印象。
整首詩通過對幽靜的田園景色和農村生活的描繪,以及作者登高遠眺的心境,展示了一種寧靜、和諧和美好的意境。它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欣賞,同時也傳遞了對人們平凡生活的贊美和對開闊視野的向往。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相結合的手法,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美麗的意境,給人以心靈上的安慰和愉悅。
“鄰里樵漁盡往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n táng wàng fán shān
新堂望樊山
yōu rén jǐng jiù liǎng shān jiān, lín lǐ qiáo yú jǐn wǎng huán.
幽人井臼兩山間,鄰里樵漁盡往還。
xīng fā dēng lín qióng yǎn jiè, jiāng nán xiù sè bì yún huán.
興發登臨窮眼界,江南秀色碧云鬟。
“鄰里樵漁盡往還”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