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聞病肺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欣聞病肺蘇”全詩
席門遷次數,僧米乞時無。
旨蓄親庖急,青錢藥裹須。
我場方不給,何以縶君駒。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贈陳履常》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陳履常》是宋代詩人張耒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贈陳履常
勞苦陳夫子,
欣聞病肺蘇。
席門遷次數,
僧米乞時無。
旨蓄親庖急,
青錢藥裹須。
我場方不給,
何以縶君駒。
中文譯文:
送給陳履常
陳夫子辛苦勞作,
欣聞你病肺已康復。
搬遷家門多次,
向僧人乞討米亦無果。
你的父親急需食物存儲,
用青銅錢裹著藥材入藥爐。
我這個場地卻無法供給,
如何能夠安頓好你的馬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張耒致贈給陳履常的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陳履常辛勤勞作的敬佩和對他病愈的慶賀之情。詩中描述了陳履常的辛苦和艱難,他多次搬遷家門,卻仍然生活艱苦,甚至向僧人乞討米糧也無所獲得。詩人提到陳履常的父親急需食物存儲,用青銅錢裹著藥材入藥爐,可是詩人自己的場地卻無法滿足他的需求,這使得詩人倍感無奈。
整首詩以陳履常的困境作為中心,通過對他的勞作和生活的描寫,展現了他的堅韌和執著。詩人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對陳履常的贊賞和同情之情,同時也反映出社會的不公和生活的艱辛。這首詩詞通過對個人命運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社會不平等現象的反思,呼喚著對困境中的人們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幫助。
“欣聞病肺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chén lǚ cháng
贈陳履常
láo kǔ chén fū zǐ, xīn wén bìng fèi sū.
勞苦陳夫子,欣聞病肺蘇。
xí mén qiān cì shù, sēng mǐ qǐ shí wú.
席門遷次數,僧米乞時無。
zhǐ xù qīn páo jí, qīng qián yào guǒ xū.
旨蓄親庖急,青錢藥裹須。
wǒ chǎng fāng bù gěi, hé yǐ zhí jūn jū.
我場方不給,何以縶君駒。
“欣聞病肺蘇”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