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根浪頭作雷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根浪頭作雷吼”全詩
客行有期日月疾,歲事欲晚霰雪驕。
山根浪頭作雷吼,縮手敢試舟師篙。
不用燃犀照幽怪,要須拔劍斷長蛟。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阻風累日泊寶積山下》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阻風累日泊寶積山下》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船只系在寶積山下,阻擋風勢已經連續多日。
在淮河北岸系船時,雨水仿佛是一個旋轉的軸。
在淮河南岸系船時,強勁的風將橋斷開。
作為旅客,行程有限的日子像月亮一樣匆匆流逝。
歲月的變遷使降雪和冰雹趨向晚年。
山腳下浪頭拍打聲如雷鳴。
我畏懼地縮回手,不敢試探船師和船篙。
不需要點燃犀牛角來照亮幽深的怪物,
只需要拔出劍來斬斷長蛟的威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船上旅行的情景,展現了自然環境對人的影響和人們在困境中的勇氣和應對之道。詩中的寶積山下是船只停泊的地方,作者描述了連續多日的強風和雨水,以及由此帶來的困擾和阻礙。船只系在淮河北岸時,雨水仿佛是一個旋轉的軸,形容了雨勢的猛烈和持續。而在淮河南岸系船時,強風吹斷了船與岸邊的橋梁,顯示了風勢的強大和對航行的阻礙。
詩中提到了旅客行程有限的日子如同流逝的月亮,暗示了時間的匆忙和有限性。歲月的變遷使得降雪和冰雹的天氣更多地出現在晚年,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對年歲的感慨和對歲月流逝的感嘆。
接下來,詩中描述了山腳下浪頭拍打聲如雷鳴的景象,給人以威嚴和恢弘之感。作者畏懼地縮回手,不敢試探船師和船篙,顯示了作者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無奈。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面對困境時的勇敢和果斷。他表示不需要點燃珍貴的犀牛角來照亮幽深的怪物,而是需要拔出劍來斬斷長蛟的威脅。這里的犀牛角和長蛟可以理解為象征物,前者代表了昂貴而無用的東西,后者代表了困擾和威脅。作者通過這兩句話表達了對應對困境的決心和勇氣,強調了面對困難時果斷行動的重要性。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旅行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環境和表達自己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敬畏、對歲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對困境中勇敢應對的態度。同時,通過象征性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超脫物質和果斷應對困境的價值觀。
“山根浪頭作雷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ǔ fēng lèi rì pō bǎo jī shān xià
阻風累日泊寶積山下
xì chuán huái běi yǔ rú zhóu, xì chuán huái nán fēng duàn qiáo.
系船淮北雨如軸,系船淮南風斷橋。
kè xíng yǒu qī rì yuè jí, suì shì yù wǎn sǎn xuě jiāo.
客行有期日月疾,歲事欲晚霰雪驕。
shān gēn làng tou zuò léi hǒu, suō shǒu gǎn shì zhōu shī gāo.
山根浪頭作雷吼,縮手敢試舟師篙。
bù yòng rán xī zhào yōu guài, yào xū bá jiàn duàn zhǎng jiāo.
不用燃犀照幽怪,要須拔劍斷長蛟。
“山根浪頭作雷吼”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