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作拋人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過作拋人去”全詩
如何立不定,卻有獨來時。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代嘲》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代嘲》是宋代張耒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過作拋人去,非真我獨知。
如何立不定,卻有獨來時。
詩詞的意境主要圍繞著一個人在離開后的思考和反思展開。在這首詩詞中,作者表達了自己在經歷離別后的心情和領悟。
首句"過作拋人去,非真我獨知"表達了作者面對離別的時刻,他感到被拋棄和孤獨。這句話中的"過作"指的是離開的行為,"拋人去"表示被離棄,"非真我獨知"則暗示著作者對這種痛苦和孤獨有著獨特的理解和體會。
第二句"如何立不定,卻有獨來時"揭示了作者在離開后對自己的立場和選擇感到困惑。他在離開之前可能曾經有過堅定的信念,但是面對現實的挑戰和變化,他開始動搖和懷疑。然而,"卻有獨來時"表明作者仍然保持著對過去的回憶和思考,這可能是他重新找回自己的起點和方向的關鍵。
整首詩詞通過對離別、孤獨和選擇的描繪,表達了一個人在離開后所經歷的內心斗爭和思考。作者通過這首詩詞探討了人生中不確定性和變化所帶來的困惑,同時也反映了對過去和自身的回顧和思考。
這首詩詞的賞析在于它通過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思考,表達了人們在離別和面對選擇時的復雜情感和內心的糾結。它引發了讀者對自我認知、人生意義和選擇的深入思考。此外,詩詞中使用的對仗和押韻手法也增加了其藝術美感和韻律感。
“過作拋人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i cháo
代嘲
guò zuò pāo rén qù, fēi zhēn wǒ dú zhī.
過作拋人去,非真我獨知。
rú hé lì bù dìng, què yǒu dú lái shí.
如何立不定,卻有獨來時。
“過作拋人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