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田雨足禾先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溪田雨足禾先熟”全詩
疏傅里閭詢故老,秦皇車甲想東游。
客心不待傷千里,檻外風煙盡是愁。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登海州城樓》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登海州城樓》是宋代詩人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城外的大海波濤日夜不停地涌流,
城南的山峰直接對著城樓。
溪流和田地在雨水的滋潤下豐收成熟,
海邊的樹木在高風吹拂下葉子容易秋凋。
疏散的官員和老百姓詢問舊友的消息,
想象著秦皇帝駕著戰車游歷東方。
客人的心不再忍受千里之行的痛苦,
站在城樓上,看著外面的風雨,無盡的憂愁。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海州城樓為背景,通過自然景觀和歷史人物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生活和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思考。詩中描繪了城外的大海波濤不息、城南的山峰直對城樓,營造出壯麗的自然景觀。然而,與此同時,詩中也透露出生活中的不如意和憂愁。疏散的官員和老百姓詢問舊友的消息,暗示了社會的動蕩和人們對安定生活的向往。而提到秦皇帝東游的想象,則表達了對輝煌過去的追憶和對現實的失望。
賞析:
《登海州城樓》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自然景觀和歷史意象的對比,展示了作者對人生和社會的獨特感受。詩中以城外的大海和城南的山峰作為背景,烘托出遼闊壯麗的自然景色,給人以豪邁之感。然而,這些景色與城樓上的觀望者相比,顯得更加壯麗和遼闊,更加無法觸及,也更加令人感到遙遠和無奈。
詩中還隱含了一種時代背景和社會意義。疏散的官員和老百姓詢問舊友消息,反映了宋代社會的不穩定和人們對安定生活的渴望。而作者對秦皇帝東游的想象,則既是對歷史的追憶,也是對當下現實的失望和對未來的向往。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和對人生境遇的感慨,給人以思索和深思的余地。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歷史意象和社會細節,以及情感的抒發,將讀者帶入了一種既壯麗又憂愁的境地,引發了人們對生活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溪田雨足禾先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hǎi zhōu chéng lóu
登海州城樓
chéng wài cāng míng rì yè liú, chéng nán shān zhí duì chéng lóu,
城外滄溟日夜流,城南山直對城樓,
xī tián yǔ zú hé xiān shú, hǎi shù fēng gāo yè yì qiū.
溪田雨足禾先熟,海樹風高葉易秋。
shū fù lǐ lǘ xún gù lǎo, qín huáng chē jiǎ xiǎng dōng yóu.
疏傅里閭詢故老,秦皇車甲想東游。
kè xīn bù dài shāng qiān lǐ, kǎn wài fēng yān jìn shì chóu.
客心不待傷千里,檻外風煙盡是愁。
“溪田雨足禾先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