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長淮水浸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城外長淮水浸天”全詩
左海門前燈火盡,櫓聲軋夜深船。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過漣水》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漣水》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夕陽落在城頭旗竿上,
城外的長淮水漫過天。
左海門前燈火漸盡,
深夜中船只的槳聲響。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夕陽西下的景象,以及夜晚河水上的船只和港口的燈火。詩人通過生動的描寫,表達出對自然景色的感嘆,以及對生活中繁忙與寧靜的對比。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典型的宋代城市景象。首句寫道"夕陽落在城頭旗竿上",表現出夕陽余暉的美麗景色,城市的繁忙和喧囂也隨之逐漸消退。接著,詩人通過"城外的長淮水漫過天"來形容淮河的寬廣和浩渺,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壯麗和恢弘。
下半首寫到"左海門前燈火漸盡",表達了夜晚港口的安靜和寧靜。燈火逐漸熄滅,城市漸漸進入夜晚的靜謐狀態。最后一句"深夜中船只的槳聲響",通過描繪船只的劃槳聲,給整個夜晚帶來了一絲生機和活力。
整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通過對城市景色的描繪,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交融,以及繁忙與寧靜的對比。通過細膩的描寫,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景色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思考,同時也引發人們對自然和人文環境的思考。這首詩詞生動地表現了宋代城市的特色和氛圍,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和人文環境的敏感洞察力。
“城外長淮水浸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lián shuǐ
過漣水
chéng tóu luò rì zài qí gān, chéng wài zhǎng huái shuǐ jìn tiān.
城頭落日在旗竿,城外長淮水浸天。
zuǒ hǎi mén qián dēng huǒ jǐn, lǔ shēng yà yè shēn chuán.
左海門前燈火盡,櫓聲軋夜深船。
“城外長淮水浸天”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