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攣拳孤影在風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攣拳孤影在風枝”全詩
何事月寒風露下,攣拳孤影在風枝。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鵁鶄》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鵁鶄》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敗荷枯葦一方池,
溪上鵁鶄坐得知。
何事月寒風露下,
攣拳孤影在風枝。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冷寂的秋夜景象。在一個枯敗的荷葉和枯萎的蘆葦環繞的小池塘邊,一只鵁鶄(一種水鳥)獨自棲息在溪流上。在寒冷的月光、冷風和露水的映襯下,它孤寂地坐在風搖的枝條上,顯得十分凄涼。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細膩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孤獨和凄涼之情。首句以敗荷枯葦和池塘的形象,展現了秋天的凋零和寂寞。第二句描繪了一只鵁鶄獨自棲息在溪流上,它像是在思考著什么,似乎是對周圍環境的洞察和感知。第三句以月寒、風露的描寫,進一步強調了寒冷和孤寂的氛圍。最后一句以攣拳孤影在風枝的形象,將鵁鶄的孤獨形象化,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思考。詩中的凄涼和孤寂意象,引發讀者對人生的反思和對孤獨的感同身受。同時,詩中的自然景觀與人情感的交融,也展示了宋代詩人對自然的獨特感悟和情感表達的藝術。
“攣拳孤影在風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o jīng
鵁鶄
bài hé kū wěi yī fāng chí, xī shàng jiāo jīng zuò dé zhī.
敗荷枯葦一方池,溪上鵁鶄坐得知。
hé shì yuè hán fēng lù xià, luán quán gū yǐng zài fēng zhī.
何事月寒風露下,攣拳孤影在風枝。
“攣拳孤影在風枝”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