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棘連昌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荊棘連昌路”全詩
青山飛白鳥,野水渡行人。
寂寂繁華盡,悠悠草木春。
人間有興廢,何事獨傷神。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臘月書事》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臘月書事》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臘月書事
荊棘連昌路,
珠璣久化塵。
青山飛白鳥,
野水渡行人。
寂寂繁華盡,
悠悠草木春。
人間有興廢,
何事獨傷神。
譯文:
臘月書寫的事情
茂盛的荊棘連綿到昌盛的道路,
美玉珠寶已經被塵土覆蓋了很久。
青山上飛翔著潔白的鳥兒,
野水中涉過的是行人的身影。
繁華已經靜寂無聲,
草木在春天中靜靜地生長。
人世間有興盛和衰敗的輪回,
為何獨自傷感神情。
詩意和賞析:
《臘月書事》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人世間興衰的思考和疑惑之情。詩中的荊棘和珠璣象征著人世間的繁華富貴,然而時間的流逝讓這些珍寶逐漸被塵土所覆蓋。青山上飛翔的白鳥和野水中行人的形象,強調了自然界的寧靜和流動,與人世間的喧囂形成鮮明的對比。
詩人通過描繪冬日的景物,寄托了自己對于人間繁華的深切感慨。詩中的“寂寂繁華盡”表達了詩人對于興盛事物的無常和脆弱的認識,繁華背后蘊含著衰落的命運。然而,詩人并不對這種興廢感到過度悲傷,他以“悠悠草木春”表達了對自然循環和生命力的信任與安慰。最后兩句“人間有興廢,何事獨傷神”,表明了詩人對于人世間興衰的淡然態度,他認為這是自然規律中的一部分,沒有必要過度傷感。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人世間興衰的景象,以及詩人對于這種興衰的思考。通過自然景物的對比和詩人的感慨,詩詞表達了一種超越個人情感的宏大主題,引發讀者對于生命和人世間興衰的思考。
“荊棘連昌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à yuè shū shì
臘月書事
jīng jí lián chāng lù, zhū jī jiǔ huà chén.
荊棘連昌路,珠璣久化塵。
qīng shān fēi bái niǎo, yě shuǐ dù xíng rén.
青山飛白鳥,野水渡行人。
jì jì fán huá jǐn, yōu yōu cǎo mù chūn.
寂寂繁華盡,悠悠草木春。
rén jiān yǒu xīng fèi, hé shì dú shāng shén.
人間有興廢,何事獨傷神。
“荊棘連昌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