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暮煙霜澤國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歲暮煙霜澤國寒”全詩
地爐有火樽余酒,自起焚香深掩關。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臘月下旬偶作》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臘月下旬偶作》是宋代張耒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歲暮煙霜澤國寒,
曉鴉鳴處是柯山。
地爐有火樽余酒,
自起焚香深掩關。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臘月下旬的寒冷景象,同時展示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自得。歲末的寒冷和霧靄籠罩著整個國家,清晨的烏鴉聲響徹在柯山之間。地爐中還有余火,酒樽上還殘留著酒,詩人自己點燃了香火,深深地閉上了門關。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冬天的景色和詩人內心的感受,傳達了一種寧靜和自在的氛圍。歲末的寒冷和霧靄給人一種冷冽的感覺,同時也映襯出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冷靜。清晨的烏鴉聲鳴在柯山之間,給人一種寧靜而祥和的感覺。地爐中的余火和酒樽上的酒暗示著詩人過去的痕跡和歡樂,而自己點燃香火并深深閉上門關,則意味著詩人將過去的一切封閉起來,專注于內心的寧靜和自我修養。
整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氣息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冬天景象的敏銳觀察和對內心世界的深入思考。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內心感受,詩人傳達了對歲末冷冽寂寥的理解和對自我修養的追求。這首詩詞在表現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感悟,以及對內心寧靜與自在的追求。
“歲暮煙霜澤國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à yuè xià xún ǒu zuò
臘月下旬偶作
suì mù yān shuāng zé guó hán, xiǎo yā míng chù shì kē shān.
歲暮煙霜澤國寒,曉鴉鳴處是柯山。
dì lú yǒu huǒ zūn yú jiǔ, zì qǐ fén xiāng shēn yǎn guān.
地爐有火樽余酒,自起焚香深掩關。
“歲暮煙霜澤國寒”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