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氈帳高雪不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青氈帳高雪不濕”全詩
虎皮裁鞍雕羽箭,射殺陰山雙白狼。
青氈帳高雪不濕,擊鼓傳觴打令急。
單于半醉解貂裘,昭君獨抱琵琶泣。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塞獵》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塞獵》
朝代:宋代
作者:張耒
十月北風燕草黃,
燕人馬飽弓力強。
虎皮裁鞍雕羽箭,
射殺陰山雙白狼。
青氈帳高雪不濕,
擊鼓傳觴打令急。
單于半醉解貂裘,
昭君獨抱琵琶泣。
中文譯文:
十月的北風吹黃了燕草,
燕人騎著飽腹的馬,弓力強勁。
用虎皮制作的鞍上裝飾著雕刻的羽箭,
射殺了陰山上的兩只白狼。
青色的氈帳高高懸掛,雪花不能濕透,
敲擊鼓聲傳達著宴飲的命令急迫。
單于半醉地解開貂裘,
昭君獨自擁著琵琶哭泣。
詩意和賞析:
《塞獵》是一首描繪北方邊塞獵場景的詩詞,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現了獵場上的壯觀景象和獵人的英勇形象。
首先,詩中描述了北方十月的景象,北風吹黃了燕草,暗示著寒冷的季節和荒涼的邊塞環境。然而,燕人卻騎著飽腹的馬,弓力強勁,顯示出他們的勇猛和力量。
其次,詩中描繪了獵場上的獵人裝備。他們的鞍上裝飾著雕刻的羽箭,制作精美的虎皮鞍,凸顯了獵人的豪華和奢侈。通過射殺陰山上的兩只白狼,展現了獵人們的狩獵技藝和勇敢精神。
然后,詩中出現了帳篷和宴飲的場景。青色的氈帳高高懸掛,雪花不能濕透,顯示了獵人們的奢華和富裕。擊鼓傳達宴飲的命令急迫,暗示了獵場上的歡樂氣氛。
最后,詩中出現了單于和昭君的形象。單于半醉地解開貂裘,昭君獨自擁著琵琶哭泣,表現了獵場上的悲壯和離別情緒。這里的單于和昭君可能是具有歷史背景的人物,詩中利用他們的形象加深了對塞獵場景的描繪和情感表達。
整首詩以雄壯的場景和英勇的形象為主線,展現了北方邊塞獵場的豪情壯麗和獵人的英雄氣概,同時也透露出離別和悲傷的情感。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人物形象的運用,詩詞《塞獵》生動再現了宋代北方邊塞獵場的景象和獵人們的生活。
“青氈帳高雪不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i liè
塞獵
shí yuè běi fēng yàn cǎo huáng, yàn rén mǎ bǎo gōng lì qiáng.
十月北風燕草黃,燕人馬飽弓力強。
hǔ pí cái ān diāo yǔ jiàn, shè shā yīn shān shuāng bái láng.
虎皮裁鞍雕羽箭,射殺陰山雙白狼。
qīng zhān zhàng gāo xuě bù shī, jī gǔ chuán shāng dǎ lìng jí.
青氈帳高雪不濕,擊鼓傳觴打令急。
chán yú bàn zuì jiě diāo qiú, zhāo jūn dú bào pí pá qì.
單于半醉解貂裘,昭君獨抱琵琶泣。
“青氈帳高雪不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四緝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