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輿無路半樵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玉輿無路半樵村”全詩
侵波野岸生新草,嚙石老燙留舊痕。
金殿有基藏兔穴,玉輿無路半樵村。
甘棠古道輪蹄斷,落日空山暮雨昏。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永濟橋》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永濟橋》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墟廟無人吊毀垣,
故橋遺址至今存。
侵波野岸生新草,
嚙石老燙留舊痕。
金殿有基藏兔穴,
玉輿無路半樵村。
甘棠古道輪蹄斷,
落日空山暮雨昏。
詩意:
《永濟橋》描繪了一幅荒涼的景象,詩中描述了墟廟荒廢、橋梁遺址殘存、野岸上新草生長、石頭被啃咬的痕跡等。詩人通過這些景物展現了歲月流轉、興衰更替的無情和人事易逝的感慨。詩中的橋梁象征著人類的努力和文明的成果,然而,橋梁的荒廢和破壞則暗示著時光的無情和歷史的消逝。詩人通過描寫這些景物,表達了對興盛和榮耀的懷念,以及對人生的無常和時光流逝的思考。
賞析:
《永濟橋》以簡練的語言和凄美的意境展現了興盛和衰落的主題。詩人通過對墟廟、橋梁和自然景物的描寫,將人類的努力與光輝與時光的無情和歷史的消逝相對照,使讀者感受到歲月流轉和人事易逝的無常。詩中的墟廟、橋梁和自然景物都失去了昔日的繁榮和輝煌,荒廢和破壞的景象令人唏噓。金殿有基藏兔穴,玉輿無路半樵村,這些描寫增強了詩中的荒涼和消逝的氛圍。詩人在最后兩句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以落日、空山、暮雨昏的景象襯托詩中的凄美情感,更加深了讀者對興衰易逝的感受。
《永濟橋》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歷史滄桑的畫面,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興盛和榮耀的懷念,以及對時光流逝和人事易逝的深思。這首詩通過凄美的意境觸動人心,讓人對人生的無常和時間的流逝產生思考。
“玉輿無路半樵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jì qiáo
永濟橋
xū miào wú rén diào huǐ yuán, gù qiáo yí zhǐ zhì jīn cún.
墟廟無人吊毀垣,故橋遺址至今存。
qīn bō yě àn shēng xīn cǎo, niè shí lǎo tàng liú jiù hén.
侵波野岸生新草,嚙石老燙留舊痕。
jīn diàn yǒu jī cáng tù xué, yù yú wú lù bàn qiáo cūn.
金殿有基藏兔穴,玉輿無路半樵村。
gān táng gǔ dào lún tí duàn, luò rì kōng shān mù yǔ hūn.
甘棠古道輪蹄斷,落日空山暮雨昏。
“玉輿無路半樵村”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