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霞歸鳥隔山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斷霞歸鳥隔山鐘”全詩
長恨南城催曉急,五更吹角怨秋風。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吹角》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吹角》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斷霞歸鳥隔山鐘,
日過西山轉海空。
長恨南城催曉急,
五更吹角怨秋風。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秋天的早晨景象。當夜色漸疏,天色逐漸明亮,紅霞消散,歸鳥飛回,隔山傳來鐘聲。太陽從西山上升到海的邊緣,整個海天一片遼闊。在南城,作者長時間地思念著過去的事情,等待黎明的到來,但時間過得很快,城中的角聲在五更時分吹響,仿佛在抱怨著秋風的寒冷。
賞析:
《吹角》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秋天早晨的景色和人們的情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營造出一幅秋天的清晨美景:霞光消散,歸鳥飛回,隔山傳來的鐘聲,日出之后的遼闊海空。這些描寫使讀者感受到了朝霞的美麗和早晨的寧靜。
在情感上,詩人表達了對過去事物的思念和等待黎明的焦急。他長時間地思念著南城的往事,等待著黎明的到來,但時間過得很快,五更時分的角聲響起,仿佛在抱怨秋風的寒冷。這種對時間流逝和感情等待的描繪,使詩詞中透露出一種深沉的憂郁情緒。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展現了作者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期待,同時也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歲月更迭的感慨。這種對時間和情感的交融,給人以思考人生和珍惜當下的啟示,使詩詞具有深遠的意義。
“斷霞歸鳥隔山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uī jiǎo
吹角
duàn xiá guī niǎo gé shān zhōng, rì guò xī shān zhuǎn hǎi kōng.
斷霞歸鳥隔山鐘,日過西山轉海空。
cháng hèn nán chéng cuī xiǎo jí, wǔ gēng chuī jiǎo yuàn qiū fēng.
長恨南城催曉急,五更吹角怨秋風。
“斷霞歸鳥隔山鐘”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