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酌休論薄與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滿酌休論薄與醇”全詩
愁見洛陽秋夜月,無情偏照不眠人。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次韻王彥昭感秋三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王彥昭感秋三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年來詩酒最關身,
滿酌休論薄與醇。
愁見洛陽秋夜月,
無情偏照不眠人。
詩意:
這首詩詞主要表達了作者對于詩和酒的重要性以及對秋夜月光的感嘆。作者認為在這些年來,他最在意的就是詩和酒,而不論詩和酒是優美細膩還是濃烈芬芳。但當他在洛陽的秋夜中看到那冷漠的月光時,他感到憂愁,因為這無情的月光照耀下,他無法入眠。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首兩句“年來詩酒最關身,滿酌休論薄與醇。”直接表明了作者對詩和酒的重視,不論是品味濃烈的酒還是輕薄的酒,都是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這種態度展示了作者對于詩和酒的豁達和包容。
接下來的兩句“愁見洛陽秋夜月,無情偏照不眠人。”描繪了作者對洛陽秋夜月光的感嘆。月光無情地照耀著大地,但對于作者來說,它卻成為了一種令人無法入眠的困擾。這種對于月光的感嘆也可以理解為對于生活中冷漠的一種隱喻。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過對詩和酒以及秋夜月光的描繪,傳遞出一種對于生活中人情冷暖和無常的思考和感慨。
“滿酌休論薄與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wáng yàn zhāo gǎn qiū sān shǒu
次韻王彥昭感秋三首
nián lái shī jiǔ zuì guān shēn, mǎn zhuó xiū lùn báo yǔ chún.
年來詩酒最關身,滿酌休論薄與醇。
chóu jiàn luò yáng qiū yè yuè, wú qíng piān zhào bù mián rén.
愁見洛陽秋夜月,無情偏照不眠人。
“滿酌休論薄與醇”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