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游吾漫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宦游吾漫爾”全詩
秋來憶山苦,遙夜夢顛倒。
鳴蟲待誰聽,落葉煩我掃。
誰得省勞人,吾生常草草。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宦游》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宦游》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宦游吾漫爾,
我在宦海中游蕩,
未慕致身早。
尚未追求職位地位,
年輕時并不急于功名。
秋來憶山苦,
秋天來臨時,我憶起了辛苦的山行。
遙夜夢顛倒。
在漫漫長夜里,我做夢時常感到迷茫。
鳴蟲待誰聽,
鳴蟲的歌聲等待著誰的傾聽,
落葉煩我掃。
落葉落在地上,讓我感到厭煩。
誰得省勞人,
誰能夠減輕我的勞累,
吾生常草草。
我的生活常常匆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宦游生活的思考和感慨。宦游者是指在官場中奔波的人,他們追求功名地位,常常經歷辛苦和疲憊。然而,作者在這首詩中表達了一種不同的態度。
詩的開頭,作者表明自己在官場中漫游,尚未追求高位,對于名利并不著迷。他并不急于一開始就追求成功和成就,而是選擇了一種輕松自在的生活方式。
詩的第二部分,作者在秋天的時候回憶起了曾經辛苦攀登山嶺的經歷。這里的"山"可以理解為人生的艱險和困難。他回憶起這段經歷,可能是為了對比宦游的生活,表達出宦游者的辛苦和迷茫。
詩的第三部分,作者通過描寫鳴蟲和落葉,表達了一種寂寞和孤獨的情感。鳴蟲的歌聲沒有人傾聽,落葉落在地上,作者感到煩躁。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在宦海中的孤獨和無助,沒有人能夠真正理解他的心聲。
詩的最后一部分,作者提出了一個問題:誰能夠減輕他的勞累?他表示自己的生活常常匆忙,沒有時間停下來休息。整首詩透露出一種對于繁忙和功名的疲憊感,以及對于真正的內心寧靜和自由的向往。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宦游生活的反思和思考。他對功名地位并不追求,更注重內心的寧靜和自由。通過對比山行和宦游的經歷,表達了一種對于真正意義上的人生追求的思考。
“宦游吾漫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yóu
宦游
huàn yóu wú màn ěr, wèi mù zhì shēn zǎo.
宦游吾漫爾,未慕致身早。
qiū lái yì shān kǔ, yáo yè mèng diān dǎo.
秋來憶山苦,遙夜夢顛倒。
míng chóng dài shuí tīng, luò yè fán wǒ sǎo.
鳴蟲待誰聽,落葉煩我掃。
shuí dé shěng láo rén, wú shēng cháng cǎo cǎo.
誰得省勞人,吾生常草草。
“宦游吾漫爾”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