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船春浪細浮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夾船春浪細浮花”全詩
弄柳好風低作舞,夾船春浪細浮花。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清明日舟中書事二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明日舟中書事二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清明不到旅人家,
乞火鄰船自試茶。
弄柳好風低作舞,
夾船春浪細浮花。
譯文:
清明時節,旅人未能回到自己的家園,
向鄰船乞火自己烹茶。
柔和的春風搖動垂柳,低低地舞蹈,
船在波浪中輕輕漂浮,如細小的花朵。
詩意:
這首詩以清明時節為背景,描繪了一個旅人在船上度過清明節的情景。作者說自己沒有能回到家中,于是向鄰船請求火源,自己烹茶以解鄉愁。詩中通過描繪垂柳搖曳、船在波浪中輕輕漂浮的景象,表達了旅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以及在異鄉度過清明節時的孤寂和寂寞之感。
賞析:
這首詩在簡短的四句之中,通過對清明節的描繪,巧妙地營造出旅人的孤寂情緒和對故鄉的懷念。首句以“清明不到旅人家”開頭,一下子將讀者帶入了旅人身臨其境的場景,強烈地表達了旅人無法回家的遺憾之情。
接下來的兩句“乞火鄰船自試茶,弄柳好風低作舞”,通過乞火烹茶和垂柳的舞蹈形象,展現了旅人在船上自娛自樂的場景,也表達了旅人對自己家園溫馨生活的懷念。最后一句“夾船春浪細浮花”,以夾船在春浪中輕輕漂浮的景象作結,通過細膩的描寫,增強了詩的意境和旅人內心情感的表達。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旅人內心感受的抒發,將讀者帶入了旅人的心境,使人們對旅途中的孤獨、對故鄉的思念產生共鳴。同時,詩中的垂柳和春浪等自然景物的描繪,也賦予了詩歌以生動的色彩和韻律感,增加了詩的美感和藝術價值。
“夾船春浪細浮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míng rì zhōu zhōng shū shì èr shǒu
清明日舟中書事二首
qīng míng bú dào lǚ rén jiā, qǐ huǒ lín chuán zì shì chá.
清明不到旅人家,乞火鄰船自試茶。
nòng liǔ hǎo fēng dī zuò wǔ, jiā chuán chūn làng xì fú huā.
弄柳好風低作舞,夾船春浪細浮花。
“夾船春浪細浮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