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隴曉風收宿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麥隴曉風收宿潤”全詩
麥隴曉風收宿潤,煙林午日漲黃昏。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清明日舟中書事二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明日舟中書事二首》是宋代詩人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清明日舟中書事二首
巢烏噪處綠楊村,
寒食人家晝掩門。
麥隴曉風收宿潤,
煙林午日漲黃昏。
中文譯文:
巢烏在綠楊村落中嘈雜,
寒食時節,人家白天關上門。
麥田上,清晨的風吹走了宿露,
煙林中,正午時分顯得黃昏逼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清明時節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環境和人事變遷的感嘆和思考。
首節寫巢烏在綠楊村落中嘈雜的場景,巢烏是指在巢中的烏鴉,它們嘈雜的叫聲在綠楊村落中回蕩,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這里的綠楊村落可能是指鄉村景色,綠楊樹也象征著春天和生機。
第二節寫到寒食時節,人們白天關上門,這是因為寒食是中國傳統節日,一般用來祭祀祖先和掃墓,所以人們在白天往往會關上門,以示尊敬。這里通過描寫人家白天掩閉門戶,給人一種寂靜和凄涼的感覺。
第三節寫到清晨的麥田上,曉風吹走了宿露。麥田上的宿露代表著夜晚的濕氣,在清晨時分,微風吹過,將宿露收攏,麥田顯得更加清爽和干燥,也象征著新的一天的開始。
最后一節寫到煙林中,正午時分,太陽高掛,煙霧逐漸彌漫,使得景色呈現出黃昏的色調,給人一種時光流轉的感覺。這里的煙林可能指的是山林或者遠處的景色。
整首詩以描寫清明時節的景色為主線,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作者以簡潔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自己對人生的感慨和對時光的思考,給人一種淡淡的憂傷和凄涼之感。
“麥隴曉風收宿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míng rì zhōu zhōng shū shì èr shǒu
清明日舟中書事二首
cháo wū zào chù lǜ yáng cūn, hán shí rén jiā zhòu yǎn mén.
巢烏噪處綠楊村,寒食人家晝掩門。
mài lǒng xiǎo fēng shōu sù rùn, yān lín wǔ rì zhǎng huáng hūn.
麥隴曉風收宿潤,煙林午日漲黃昏。
“麥隴曉風收宿潤”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二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