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覿面相呈已有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覿面相呈已有余”全詩
麈尾花飛終不近,濠梁古鬼解揶揄。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送周六赴濠州戶曹二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周六赴濠州戶曹二首》是宋代張耒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從來悟道不由書,
覿面相呈已有余。
麈尾花飛終不近,
濠梁古鬼解揶揄。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送別朋友周六赴任濠州戶曹的情景。詩人認為悟道不是通過讀書能夠實現的,而是通過實際經驗和親身面對的。作者和周六相見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彼此之間的交往已經足夠,讀書學問已經不能再提供更多的幫助。麈尾是一種麋鹿的尾巴,象征著高尚的品德和純潔之心。麈尾花是指麈尾上開放的花朵,但詩人認為即使麈尾花飛舞在空中,也不能接近他們之間的感情。濠梁是古代城市防御工事的一部分,詩中的濠梁被賦予了人格化的形象,被描述為古老的鬼魂,解揶揄,意味著它們已經不再起到威懾作用,而是起到一種戲弄的作用。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誼和人生的理解。作者認為真正的悟道不是通過書本上的知識能夠達到的,而是通過親身經歷和人際交往中的領悟。詩人和周六的友情已經非常深厚,他們之間的默契和理解已經超越了書本所能提供的幫助。麈尾花飛舞的形象傳遞出即使美好的事物在遠處也無法觸及真正的情感。而濠梁古鬼解揶揄的描繪則暗示著一種對傳統觀念的嘲諷,說明了作者對于墨守成規的觀點的不屑。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人際關系和人生價值的獨特見解,給人以思考和啟發。
“覿面相呈已有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ōu liù fù háo zhōu hù cáo èr shǒu
送周六赴濠州戶曹二首
cóng lái wù dào bù yóu shū, dí miàn xiāng chéng yǐ yǒu yú.
從來悟道不由書,覿面相呈已有余。
zhǔ wěi huā fēi zhōng bù jìn, háo liáng gǔ guǐ jiě yé yú.
麈尾花飛終不近,濠梁古鬼解揶揄。
“覿面相呈已有余”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