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笑何妨到暮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吟笑何妨到暮鴉”全詩
但知得醉頻沽酒,何處逢春不見花。
暗樹五更雞報曉,晚庭三疊鼓催衙。
知君宰邑端無事,吟笑何妨到暮鴉。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縣齋》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縣齋》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縣齋
只適合像野叟一樣關起門來,
市朝的聲利令人痛苦嘈雜。
只知道常常去買酒喝醉,
哪里還會在春天中見到花朵。
黑暗中的樹上,五更雞報曉,
晚上的庭院中,三連鼓催督衙。
你知道,宰相的府邸從不閑著,
吟詩笑談又何妨,直到烏鴉歸巢。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官吏在縣齋中過著悠閑自在的生活,與繁忙喧囂的市朝形成鮮明對比。詩人通過對比,表達了對于塵世紛擾和功名利祿的厭倦之情,以及對清靜自在生活的向往。
賞析:
1. 對比手法:詩中通過對比市朝和縣齋兩種不同的生活狀態,突顯了縣齋中的寧靜和清閑。市朝的喧囂和繁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顯了縣齋中的寧靜自在。
2. 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中描繪了黑暗中的樹上五更雞報曉和晚上庭院中三連鼓催衙的場景,通過這些細節描寫增強了詩詞的寫實感和生動感。
3. 反思塵世的追求:詩人通過表達對塵世紛擾的厭倦之情和對清靜生活的向往,反思了功名利祿的追求是否真正能夠帶來內心的滿足和快樂。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官吏在縣齋中追求寧靜自在的生活,呼喚人們反思功名利祿的真正意義。通過對比市朝和縣齋的對立,詩人表達了對塵世繁華的厭倦,寄托了對清靜自在生活的向往。整首詩抒發了對人生意義的深刻思考,給人以啟迪和反思。
“吟笑何妨到暮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n zhāi
縣齋
zhǐ hé mén rú yě sǒu jiā, shì cháo shēng lì kǔ xuān huá.
只合門如野叟家,市朝聲利苦喧嘩。
dàn zhī dé zuì pín gū jiǔ, hé chǔ féng chūn bú jiàn huā.
但知得醉頻沽酒,何處逢春不見花。
àn shù wǔ gēng jī bào xiǎo, wǎn tíng sān dié gǔ cuī yá.
暗樹五更雞報曉,晚庭三疊鼓催衙。
zhī jūn zǎi yì duān wú shì, yín xiào hé fáng dào mù yā.
知君宰邑端無事,吟笑何妨到暮鴉。
“吟笑何妨到暮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